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分值在十分.简单一点就行,题型随便

题目详情
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分值在十分.简单一点就行,题型随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词人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四者结合起来的.
(2)苏东坡用词极为准确传神,请举例说明.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看了要一份苏轼的临江仙练习及答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  2020-06-19 …

数算江苏行测某次招标规定:与每个报价数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的价格为“预中标价”,最接近“预中标价”报价  2020-06-25 …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2003年未  2020-06-29 …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1941年的苏联也  2020-11-07 …

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①船点就是行驶在船上吃的点心。②别具一格的苏式糕点已经不是单纯  2020-11-08 …

新学期,江苏徐州在中小学推行的“30分钟大课间”,让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和锻炼身体。大课间安排在  2020-11-11 …

(2012•怀化二模)Ⅰ、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再通入二氧化碳,可制得小苏打.在析出小苏  2020-11-12 …

从上海到南京的2134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1)2134次动车组在上海到苏州、苏州到常州  2020-11-12 …

当美国受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时,一位美国资本家来到苏联,他在苏联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苏联正  2020-11-14 …

一道语文改错,速度!(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指出并改正)苏州早在二零零四年六月就在全国率先确定了每年的六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