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少年时代,读书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读什么便为幼稚的不大自觉的“选择”所左右。对我来说,有两段,中学之前,重“趣味性”,凡有趣的书,都吸引我;进入中学
少年时代,读书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读什么便为幼稚的不大自觉的“选择”所左右。对我来说,有两段,中学之前,重“趣味性”,凡有趣的书,都吸引我;进入中学,重“知识性”,凡包含我所不知道的东西的书,都抓得住我。实际上,“趣味性”与“知识性”很难割离,它们常是互相包容的,只是那时看不大清楚而已。
(乙)
读书应该有选择。没有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学习,效果不会好。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完全是为了消遣而读,被“趣味主义”牵着鼻子走。“有趣”的书,虽然读得多,实际上并未能对客观实际,对社会、历史、自然加深了解。所以,选择好书阅读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可以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再进行广泛的浏览。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对社会、历史和自然规律性的了解,同时,在这当中,发展自己的某种专门工作才能。学习,没有不畏艰苦的精神是不行的。读书,有时固然也有一种平原驰马、顺水推舟那样的洋洋乐趣,但有时也会像负重登山、逆水行舟那样吃力,这时,不畏艰苦,顽强攀登的精神就是十分必须的了。
(选自秦牧《漫谈读书的经验》)
1.两文的话题相同,都是谈________。
2.两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以________为主,乙文以________为主。
3.两文对书的选择标准也有差异,甲文说少年时代的标准是________,乙文的标准是________。
4.甲文提到的“趣味性”用乙文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乙文中提到的“社会、历史、自然”用甲文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
5.两文的中心句分别是:
(1)甲文:________。
(2)乙文:________。
6.请以“正所谓________”的方式,各用一句名言警句(也可自拟一句)来为两文结尾。
(1)甲文:正所谓________。
(2)乙文:正所谓________。
解析:
1.读书的选择 2.记叙 议论 3.趣味性,知识性 能对客观实际,对社会、历史、自然加深了解 4.趣味主义 知识性 5.(1)第一句 (2)第一句 6.(1)开卷有益 (2)书山有路勤为径 点拨:此题意对即可。
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中都是一些什么,他们是一些有思想、有灵性的什么 2020-03-31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什么?特别是为了保护什么和具有代表性的什么? 2020-04-26 …
ph值是9土壤属于什么性质,就是属于碱性的什么程度! 2020-04-27 …
什么才算是故事性的文章?目前正在写稿,文学社要求写带有故事性的文章,那怎么样才算故事性的?什么内容 2020-05-17 …
可导性和可微性的什么关系 2020-06-18 …
有一些青少年扮酷,喜欢穿奇装异服,说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什么心理特征?[]①很好动,好奇心强,对 2020-06-24 …
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的什么或什么 2020-06-27 …
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的什么或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2020-06-27 …
量是事物属性的什么数是指事物属性的什么量是事物属性的特征描述,数是事物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2020-11-02 …
少年(臧克家)2..这首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多项选择)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复3这首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