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元稹和白居易(字乐天)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
题目详情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元稹和白居易(字乐天)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被贬后在通州所写。
(1)“惊坐起”三字表现力极强,请作简要分析。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首尾两句。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元稹和白居易(字乐天)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被贬后在通州所写。
(1)“惊坐起”三字表现力极强,请作简要分析。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首尾两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惊坐起”属于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身患重病的诗人能陡然一惊,更加突出听到友人被贬消息时的震惊和担忧.
(2)此处的情景关系是以乐景写哀情,要抓住“残灯”“ 影幢幢”“ 暗风”“ 寒窗”等意象来表现了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答案:
(1)“惊坐起”三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身患重病的诗人陡然一惊的神态,表现出诗人听到友人被贬消息时的震惊和担忧,也表现出诗人与白居易的友情之深.
(2)首尾两句形象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失去光焰的灯、昏暗摇曳的灯影、凄凉昏暗的风、寒气逼人的窗,诗人以哀景抒哀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译文: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赏析:
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2)此处的情景关系是以乐景写哀情,要抓住“残灯”“ 影幢幢”“ 暗风”“ 寒窗”等意象来表现了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答案:
(1)“惊坐起”三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身患重病的诗人陡然一惊的神态,表现出诗人听到友人被贬消息时的震惊和担忧,也表现出诗人与白居易的友情之深.
(2)首尾两句形象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失去光焰的灯、昏暗摇曳的灯影、凄凉昏暗的风、寒气逼人的窗,诗人以哀景抒哀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当时愁苦的心情.
译文: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赏析:
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看了赏析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范仲淹字希文,知开封府事,决事如神,京师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每奏事, 2020-05-16 …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们从小熟读《四书》,确认一个有教养的君子决无消极退让和放弃 2020-05-17 …
理解一片哲理文章.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 2020-05-17 …
论语中:友直、友惊、友多闻,益矣。这句是啥意思?还有一道: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2020-06-15 …
择鹑义乌中考择鹑明宋濂[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大夫黎嗜之,偶使韩,遂挟以行.左右言于韩君,君说 2020-06-21 …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须臾,宫中皆恸哭。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 2020-06-28 …
求一篇文言文的详细内容自余为.人,君是州,恒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 2020-07-12 …
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回答孟尝君自己“无好”“无能”,孟尝君为什么还要任用他?《冯谖客孟尝君》 2020-11-25 …
材料谭嗣同认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 2021-01-18 …
材料一:…小时候想象过扬州无数次,扬州是画里的风景;长大后,游历过扬州无数次,扬州是温馨的情怀.扬州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