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沙丘城下寄杜甫》回答问题

题目详情
阅读《沙丘城下寄杜甫》回答问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李白与杜甫的交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现存的李白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四载(745)秋,李白在鲁郡送别杜甫、南游江东之前,回到沙丘寓所写.从天宝三载春夏之交,到天宝四载秋,两人虽然也有过短暂的分别,但相处的日子还是不少的.现在,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自然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我”——“我”的生活,“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读来大有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觉,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当我们明白了这个主旨之后,再回过头去细味前六句,便又觉得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可以说前六句之烟云,都成了后二句之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自己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又会怎样呢?联系诗题(“寄杜甫”),联系来沙丘之前和杜甫相处的那些日子,答案就不言而喻了.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象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人愁思难解.怎么办呢?“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自己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采.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当律体盛行的时候,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非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看了阅读《沙丘城下寄杜甫》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很忙……”,这话不是别人说的,是巴甫洛夫对别人说的。“巴  2020-06-12 …

阅读杜甫诗篇《南邻》完成后面问题: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2020-06-1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沈贞甫墓志铭(明)归有光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  2020-06-21 …

阅读杜甫《登高》一诗,回答问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  2020-11-06 …

阅读杜甫的《漫兴》,完成后面的题。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  2020-11-11 …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完成下列题目。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汤嘉琛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  2020-12-12 …

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岳阳楼①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②�阅  2020-12-20 …

读儿歌,做习题.读儿歌,做习题.雨点沙沙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  2020-12-2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辛仲甫传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