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在改革过程中,王安石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2)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呢?简述你的理由。

(3)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具备了改革者的素质。(4分)   (2)无论同意甲还是乙的观点,都要重点突出,自圆其说。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4分)   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4分)   (3)所拟题目规范、切题。(2分)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