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12分)赠黎安二生序(宋)曾巩①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12分)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①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②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③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④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1.第②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兮 B.焉 C.邪 D.矣

2.本文题目为《赠黎安二生序》,文章开头却先写苏轼以及苏轼来信称赞二生,有用意?(2分)

3.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苏轼是作者的同窗好友,黎安二生是苏轼所推荐和赞誉的,因此作者为这两个年轻后辈的文章写了这篇序。

B.黎安二生才华横溢,其文宏达壮阔,俊逸奇伟;但为人迂阔,不懂迎合,故被乡里人讥笑。

C.作者把这篇序赠给黎安二生,并让他们也拿给苏轼看一看,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比黎安二生更加迂阔,自己的文章未必能解除乡里人的迷惑。

D.作者在这篇赠序中一方面表达了对黎安二生的告诫,勉励他们要敢于面对流俗,不怕讥笑;另一方面也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时弊的批判。

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的语言表达效果。(3分)

5.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论述思路。(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2.(2分)以文坛大师来烘托黎安二生,突出其才华。3.D4.(3分) 运用反复的修辞。“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突出了自己信古志道,不迎合世俗之气的坚定态度,也深蕴自己对世俗的批判。(运用对比。“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今生之迂……迂之小者耳”,“余之迂大矣”,突出了作者坚守信念,不迎合世俗的态度。 正话反说。反复说“迂阔”,实际上是不迂,是不近俗,文曲意直,体现出语言表达的内在锋芒)5.(3分)第③段,先论述自己信古志道,不知合世同俗,迂阔最甚;第④段更深一层展开议论,阐明不应为合世同俗而违古离道。
1.
分 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由上文“将行,请予言以为赠”可判断出C项,邪,表反问。所以选C。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先写文坛大师自然是为了烘托黎安二生的才华,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辨识其细微差别。A不是为文章写序文,这是一篇赠序;B不是因为他们为人迂阔而被乡里人讥笑; C拿给苏轼看,是一种谦虚和尊重;自己也不是更迂阔,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所以选D。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4.
分 析:
解答此题,可先结合着具体语境来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文中前后两次写“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自己信古志道,不迎合世俗之气的坚定态度和对社会的批判。也可根据“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今生之迂……迂之小者耳”,“余之迂大矣”,从对比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其内容及突出的情感。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分 析:
解答此题,可先概括出两段文字内容,然后再根据两段内容的关系进行作答。第三段,“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表现出了自己信古志道,不迎合世俗之气的坚定态度;第四段,以“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来进一步阐述不世俗不违古的观点。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赵郡苏轼,是与我同科考中的好友。他从蜀郡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郡士子叫黎生、安生的。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承蒙不弃,送给我看。读他的文章,确是气势雄壮,意味深长,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能奔放,像是使不完用不尽的啊。二生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苏君真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不久,黎生充任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要起程,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契合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时,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你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疑惑。” 我听了,自己想想,觉得可笑。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困窘到现在而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困窘)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黎生的迂阔,只因文章同世俗有距离。是迂阔中很小的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才是大的呢。如果黎生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黎生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当世,就一定违背古人;可以随同世俗,那么一定背离圣贤之道。黎生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疑惑,那么,一定能够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于是写下这些话赠给二生,并且拿给苏君看,认为怎么样呢?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12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