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罴①说柳宗元鹿畏徂②,租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

题目详情

                                          罴①说

                                           柳宗元

鹿畏徂②,租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 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 弓矢罂火③,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 之。租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狙走而 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 也,掉搏⑤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 罴之食也。

[注]①罴(pi) :兽名,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②貊 (chū) :猛兽名,又名“貊虎”。③罂 (yīng) 火:用瓶子装着火。罂,一种腹大口小的盛酒器。④捽(zuǒ) :揪住。 ⑤搏:搏击。

[课文链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駢死于槽枥之间,不 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

(韩愈《马说》)

17.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 罴之状,发人立(

(2) 为鹿鸣以其类 ()

(3) 其至,发火而射之()

(4) 躯闻其鹿也,而至()

18. 与“罴之状,被发人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发火而射之      B. 辍耕之垄上

   C. 楚之南有猎者   D. 因为虎而骇之

19.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2)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20. 请你将两文进行简单比较,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之处。(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7.(1) 通“披”,披散,散开(2) 感召,召唤(3) 等候(4) 跑, 疾走18. [解析]A项,“之”做代词,指鹿;B项,“之”做动词,到, 往;C项,“之”做助词,译为“的”,与题干中“之”的用法一 致;D 项,“之”做代词...
看了罴①说柳宗元鹿畏徂②,租畏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