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拓展探究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①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题目详情

拓展探究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①十二门:长安十二道城门。

(1)《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都是写音乐的名篇,细读这两首诗,说说它们描摹音乐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叙写的是一次音乐演奏,开篇却是从箜篌写起,直到第四句才交代演奏者的名姓和地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鱼跳波瘦蛟舞”中用“老”和“瘦”来形容鱼和龙实属罕见,有人认为这两字不美,是对诗歌意境的破坏,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琵琶行》主要是从正面运用比喻来摹写音乐,强调音乐节奏的变化,完整地表现了一段乐曲的过程。它也有通过听众的反应来表现音乐魅力的侧面烘托,但主要还是正面描写。而《李凭箜篌引》主要是通过描写音乐在天上人间引起的反应来表现音乐,以侧面描写为主,大量运用夸张的手法。它强调的是音乐的魅力,而无意于表现完整的过程。

(2)诗的起句仿佛是电影镜头中的特写:一张“吴丝蜀桐”、构造精良的箜篌,一双娴熟演奏的手,然后镜头推开到秋高气爽的天空(“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比“深秋”“暮秋”更富生机),到空山旷野上凝滞不动、仿佛在俯首谛听的浮云,到竹林深处掩面低泣的女子的侧影,然后镜头才落到专注弹奏的李凭。前三句既初步描写了乐声,也描写了李凭演奏的环境,把这些放到演奏者之前,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人对演奏者产生神秘感,更起到了为音乐“造势”和为读者“造境”的作用:开篇就写音乐是突出主体,先声夺人;先描摹出演奏音乐的环境氛围能够迅速把读者带入到音乐的境界中去。

(3)不是。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龟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而且从全诗看;“老”和“瘦”非但不是对诗歌意境的破坏,反与“颓”“啼”“愁”“玉碎”“凤凰叫”“冷光”这些字眼是协调的,都有一种冷峭的艺术风格。

看了拓展探究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