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小题1: ![]() |
(1)①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②诗人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现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之地,(是虚写),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实写);③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④“黄牛峡静滩声转”是听觉,“白马江寒树影稀”是视觉。 (2)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惜别之情。④尾联出句写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表现了对友人的勉励,对句意为,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这年头谁也说不准。“犹恐”二字,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各位说出下列诗句的题目与作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2020-05-14 …
一个材料作文,大家帮忙看下立意跑没跑一小和尚跟一老和尚出来化缘.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只逆水而游的鱼 2020-05-21 …
江陵城外有个佛光寺,寺里有座宝塔,塔顶上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大佛珠,寺庙因此得名.这年中秋寺内老和尚要 2020-06-17 …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他说:“从前呐, 2020-06-28 …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就是从前有一 2020-06-30 …
英语翻译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2020-06-30 …
英语翻译以下这段文字: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2020-06-30 …
小和尚缠着老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了什么?从前,山里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有一天小 2020-07-07 …
侍女取物古时候,在某地山中有一寺院,院中的老和尚聪明过人。一位诗人经常到他那里吟诗作赋。有一次,诗 2020-07-16 …
以“一个小和尚跟老和尚出来化缘.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只逆水而游的鱼,说:“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力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