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李商隐曾逐东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贺诗中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碧树如玉,且用了“碧玉”这一典故,更显得妥贴自然。
B.贺诗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一句中的“垂”字,则暗示出了纤腰在风中款摆,从而把这早春中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写活了。
C.李诗中的一个“舞”字,形象地表现出春柳的婀娜多姿,“拂舞筵”三个字,则仿佛使人如见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场面。
D.李诗中的“断肠天”是说,在这繁花似锦的春日,花之色香颇能勾起人的伤春之意,以至于令人为之黯然而神伤。
2.对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贺诗明写柳叶,其实写了整个春天,用剪刀比喻春风,是她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用语新巧,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境地。
B.《旧唐书·文苑传》说“知章性放旷、喜谈笑”。这样看来,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清新明快、情趣盎然的佳句,真是“诗如其人”了。
C.李诗所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春日之繁华到极点,下面再陡然一转,回到眼前之凄凉景象,大有悲不欲生之痛。写得对照鲜明,反衬强烈,转折唱叹,弦外有音。
D.诗人身世不同,处境感受不同,诗也就不一样。商隐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且又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因此,诗中那经历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恰是诗人前后生活出现巨大落差的写照。
解析:
1.D(“断肠”应理解为“销魂”);2.D
一个蚕茧的蚕丝一般有多长?②茧丝长和茧丝重.指一粒茧能缫得的茧丝长度和重量.一般春茧茧丝长900~ 2020-06-25 …
咏柳(唐)贺知章?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20-07-26 …
古诗文阅读(20分)(一)(3分)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 2020-07-26 …
古诗阅读咏柳(4分)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 2020-07-26 …
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晚期的丝织品已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B.战国时期丝织品 2020-11-06 …
最能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的是[]A.唐丝织品有绢、绫、锦等几十个花色品种B.唐朝的丝织品产量很大C. 2020-11-24 …
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 2020-12-07 …
古诗阅读咏柳(4分)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2021-01-17 …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绦(tāo) 2021-01-17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