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李商隐曾逐东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贺诗中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碧树如玉,且用了“碧玉”这一典故,更显得妥贴自然。
B.贺诗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一句中的“垂”字,则暗示出了纤腰在风中款摆,从而把这早春中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写活了。
C.李诗中的一个“舞”字,形象地表现出春柳的婀娜多姿,“拂舞筵”三个字,则仿佛使人如见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场面。
D.李诗中的“断肠天”是说,在这繁花似锦的春日,花之色香颇能勾起人的伤春之意,以至于令人为之黯然而神伤。
2.对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贺诗明写柳叶,其实写了整个春天,用剪刀比喻春风,是她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用语新巧,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境地。
B.《旧唐书·文苑传》说“知章性放旷、喜谈笑”。这样看来,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清新明快、情趣盎然的佳句,真是“诗如其人”了。
C.李诗所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春日之繁华到极点,下面再陡然一转,回到眼前之凄凉景象,大有悲不欲生之痛。写得对照鲜明,反衬强烈,转折唱叹,弦外有音。
D.诗人身世不同,处境感受不同,诗也就不一样。商隐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且又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因此,诗中那经历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恰是诗人前后生活出现巨大落差的写照。
解析:
1.D(“断肠”应理解为“销魂”);2.D
根据课文春:(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至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被春天染红的小溪莫景春①不知有多久没回桂西北的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 2020-05-14 …
在下面的句子中,该填什么雨呢?1.()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如丝,春风拂面,好一派迷人风光. 2020-06-09 …
将下面3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2、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称。3、及葬, 2020-06-1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 2020-06-27 …
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 2020-07-03 …
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 2020-07-03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表达的哲理与下列哪句最为接近?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0-11-2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 2020-11-29 …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青春是一座知识的宝塔,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青春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青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