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的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的最重要部分,乃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我们姑且称之为“南朝化”。
唐代中叶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募兵制代替了包括府兵和兵募的征兵制,东晋南朝兵制的发展倾向是由世袭兵转向募兵制,因此不妨说唐代军事制度的变化乃是对南朝兵制的继承。如果说普遍征兵制的基础是大量自耕农的存在,那么唐代募兵制则是与庄田制的发展以及大批自耕农客户化相联系的。
唐代政治、文化上最活跃的人物是进士出身者,过去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逐步为进士科所取代。进士科最重文学,而重视文学正是南朝的风气。
唐代学术风尚的变化也呈现出南朝化倾向。早在南北朝后期,南学已经北渐。隋唐间,经学尊南抑北乃至舍北从南蔚为风尚,贞观中孔颖达奉命撰写《五经正义》,《周易》,《尚书》,《左传》皆舍北从南。开辟唐代中叶思想学术变化的韩愈、李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南朝经济注重义理的继承和发展。至于文学的南朝化则更早也更显著。南朝后期大家,前有沈约、任昉,后有庾信、徐陵,都是魏末齐周文人写作的楷模。直到唐代前期,活跃在文坛上的所谓“初唐四杰”,仍是师法南朝后期的徐庾体。唐代中叶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乃是对文学南朝化末流的反响。关于唐代书法方面十分显著的南朝化倾向,则为人所熟知。这里还要顺便提及,早在北魏孝文帝全面推行汉化政策时,自东晋至南齐承继并发展的汉魏以降的典章文物,经由刘芳、王肃等人传至北魏,为孝文帝所企慕和接受,后来构成隋唐制度的一个重要渊源。对之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早有详确论证,不必赘述。
总之,由于晋末动乱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北方封建社会的发展走上了一条特殊的道路,从而与直接继承汉末魏晋传统的南朝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唐代的变化,应该说是最重要部分,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当然,我们决不能把唐代发生的变化都归之于继承南朝。有一些变化并见于南北朝,比如纳钱和纳庸代役和科举制的萌芽便是。又如唐代职官制度的显著变化乃是使职差遣官的产生,这完全是一个新的变化,我们在南北朝都看不到这种现象。至于生活、艺术方面,诸如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等,据近代人考证,在颇大程度上接受了国内西北诸民族和国外天竺、波斯东教的文化。这种被称为“胡化”的现象大抵起于北朝。我们这里只是相对而言,最足以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方面是南朝化或南朝因素。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4.下列不能体现唐代南朝化倾向的一项是( )
A.唐代庄田制的发展及大批自耕农的客户化促使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B.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部分,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
C.贞观中孔颖达奉命撰写《五经正义》《周易》《尚书》《左传》。
D.唐代前期活跃在文坛上的“初唐四杰”的创作风格及唐代中叶著名的文学运动“古文运动”。
5.下列不符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学术风尚方面,隋唐间就已经出现了南朝化倾向,到唐代中叶,韩愈、李翱又继承和发展了南朝经济注重义理的风格。
B.唐代纳钱和纳庸代役并见于南北朝,因此不能把唐代发生的变化都归之于继承南朝。
C.师法徐庾体的“初唐四杰”和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表现出对文学南朝化末流的反响。
D.早在南北朝后期,南学就已经流入北方,到了唐代,更是从军事、政治、文化、学术风尚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南朝化倾向。
6.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唐代职官制度的显著变化与南北朝均无明显关联,而生活、艺术方面则与北朝有着直接的渊源。
B.汉魏以降的典章文物是经由刘芳王肃等人的传播及魏孝文帝的重视,最后构成了隋唐制度的一个重要渊源。
C.唐代政治、文化上最活跃的人物是进士出身者,进士科最重文学,而重视文学正是南朝的风气,因此可以说唐代政治文化上显出南朝化倾向。
D.南朝后期大家,前有沈约、任昉,后有庾信、徐陵,都是魏末齐周文人写作的楷模,可见,当时南学就已经影响了北方的魏、齐。
4.
分 析:
回答此题,要着重抓住题干中“不能体现唐代南朝化倾向”这个要求,这样就可发现,B项是表达作者观点的,不能体现唐代南朝化倾向。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分 析:
回答此题,要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有关内容仔细对照,可知C项所说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对文学南朝化末流的反响”只是韩愈的古文运动。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分 析:
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有关内容仔细对照,可发现A项说法错误:原文是说“据近代人考证,在颇大程度上接受了国内西北诸民族和国外天竺、波斯东教的文化。这种被称为“胡化”的现象大抵起于北朝”,不是作者的观点,也没有明显肯定。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最早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种群,后来由于水的阻碍分为甲和乙两个群体.如果群体甲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剧 2020-06-07 …
最早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种群,后来由于水的阻碍分为甲和乙两个群体.如果群体甲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剧 2020-06-07 …
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得 2020-06-16 …
请回忆:在加热白糖的实验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各属于什么变化?固态的()——液态的( 2020-07-22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请举出四个不同反应伴 2020-11-05 …
生命的化妆林清玄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 2020-11-20 …
在环境工程学课本中,说到完全生化需氧量La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是为什么?按理说,完全生化需氧量(总的 2020-11-21 …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2021-01-11 …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化学中表示的意义还有哪些?这其实就是“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这个化学 2021-01-23 …
下图实验,可用来证明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试回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