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题目详情
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关唐代制度的两则材料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 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
--《通典》
材料三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冶铁厂折》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制度有何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唐朝统治最高峰时主要的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谈谈洋务派是如何看待“自强”与“求富”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关唐代制度的两则材料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 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
--《通典》
材料三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冶铁厂折》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制度有何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唐朝统治最高峰时主要的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谈谈洋务派是如何看待“自强”与“求富”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为田开阡陌封疆”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政治上废分封制改为县制;经济上,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由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可知,隋唐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据所学知,在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由材料三“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洋务派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有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
(1)废分封制改为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创立科举制;诗赋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3)“求富”是“自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有推动作用.
(2)由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可知,隋唐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据所学知,在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由材料三“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洋务派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有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
(1)废分封制改为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创立科举制;诗赋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3)“求富”是“自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有推动作用.
看了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名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有的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 2020-05-14 …
姓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反映出时代的内涵特征。下列人物的姓名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建国、援 2020-06-27 …
人名往往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如果按照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排列下列人名,顺序正确的是()①马文革②卢援朝 2020-07-02 …
高中同学聚会序(文言文)该怎么写?高中同学年后聚会说让我仿着《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写个我们的聚 2020-07-23 …
宣传标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文革”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宣传标语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人有 2020-07-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革”前后,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人口严 2020-11-04 …
宣传标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文革”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宣传标语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人有多 2020-11-04 …
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A.1951年--张援朝B.1953年--杨跃进C.1 2020-11-10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改革是我国最大的红利。现在面临的许多困难不是因为改革造成的,相反是因为改革不深 2020-12-10 …
(17分)聚焦危机改革创新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 20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