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散文的知性与感性(节选)余光中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所谓知性,应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节选)
余光中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 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 理念与情感为对立 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 被动的 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 是思考 形于外 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 有波澜 有文采 才能纵横生风。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 毕竟不宜长篇大论 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 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 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 才成其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 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 只要再能因景生情 随事起感 抒情便能奏效。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 因为写景若要出色 得有点诗人的本领 叙事若要生动 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 而进一步若要抒情 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 还得善于捕捉意象 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 知性的散文 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 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 形象生动 加上文字整洁 条理分明 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 仍然有其感性 能够感人 甚至成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士以故归之 而卒赖其力 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岂足以言得士?不然 擅齐之强 得一士焉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 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 却一波三折 层层逼进 而气势流畅 议论纵横 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 再对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 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 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满足上 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 足见一篇文章 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 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 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 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也就是说 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 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
唐宋号称八大文家 而后世尤崇韩、柳、欧、苏。其中道理 当有专家深入分析。若以知、感兼擅为多才的标准 来权衡八大 则苏洵与曾巩质胜于文 几无美文可言。苏辙最敬爱兄长 也确有几篇传世的感性美文 亦能诗 堪称多才。剩下一个王安石 能文之外 兼擅诗词 当然称得上多才。不过就文论文,他笔下的感性固然胜于老苏与曾巩 但比之四大 却也较为质胜于文。拿《游褒禅山记》跟《石钟山记》来比 两篇都是游记 也都借题发挥 议论纵横而达于结论。然而借以发挥的那个“题”本身 亦即游山的感性部分 则苏轼的文章感性强烈 如临其境 显得后文的议论真是有感而发;王安石的文章却感性平淡 未能深入其境 乃显得后文的议论滔滔有点无端而发。总而言之 苏文的感性与知性融洽 相得益彰 王文的感性嫌弱 衬不起知性。
因此我不禁要说 同样是散文家 甚至散文大家 也有专才与通才之分。专才或偏于知性 或偏于感性 唯有通才始能兼擅。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所谓知性,即散文中作者的议论,也就是作者对世事与人生的见解,亦即作者在文中的“言论”的部分。
B.所谓感性,则是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广义地说感性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好的散文中,精彩的议论也富于感性。
C.知性和感性不可截然分开。出色的散文常见知性之中含有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含有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两者之合,而非两者之分。
D.一般说来,散文常有议论文、描写文、叙事文、抒情文之分,前两者应归于知性散文,而叙事文、抒情文则为感性散文。尤其是纯抒情的散文可谓“感性十足”,难怪有人云:“纯抒情散文是梦,是星空烟雨,是三月的柔思,十月的秋云。”
E.文章中的知性与感性,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有杆无旗 便失之软性;有旗无杆 又失之硬性。
13.作者为什么说“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 才成其为‘理趣’”?
14.作者认为散文的“感性”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一道6年级应用题商店运来一批多功能计算器,第一天卖出这批计算器的6分之1少15台,这时还剩7分之8 2020-05-13 …
一辆公共汽车到达一个停车站,全体乘客中有七分之四的人下车,又上车34名乘客后车上的乘客比原来少6分 2020-05-17 …
在比例尺是5000000分之1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铁路长六厘米.客,货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 2020-06-06 …
一列客车到达西安车站后有4分之1的旅客下车.一列客车到达西安车站后有4分之1的旅客下车,又有300 2020-06-06 …
一辆公交车上,老年乘客的人数占所有乘客的百分之八,学生人数占四分之一,其他青壮人数占百分之几算式如 2020-06-07 …
急,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有七分之二的乘客下车,又有45人上车,这时车上的乘客是原来人数的十四分 2020-06-22 …
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途中有7分之2的乘客下船,又有51人上船,这时船上乘客人数比从甲港开出时多 2020-07-03 …
一艘船从甲港开出,途中到乙港有7分之2的乘客离船,又有45人上船,这时乘客人数相当于从甲港开出时的 2020-07-03 …
路程某人从甲地前往乙地办事,去时有三分之二的乘大客车,三分之一的路程乘小汽车,返回时乘小汽车与大客 2020-07-13 …
叔叔到外地去办事.去时开始的3分之2路程乘大客车,剩下3分之1的路程乘出租车;返回时乘出租车和乘大 2020-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