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智慧之书余光中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智慧之书 余光中 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却难分新旧。知识,只要收到就行了。智慧却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如果一本书愈读愈有味,而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部书:《圣经》。弥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比弥尔顿逊色多少。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②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我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今人的呢,可以看看是否经得起一读再读。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却并未读厌,所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其实,散文、小说、戏剧甚至各种知识性文章等等,只要是杰作,自然也都耐读。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遗,却时常一览不尽。相反地,卷帙浩繁、令人读来废寝忘食的许多侦探故事和武侠小说,往往不能引人看第二遍。凡以情节取胜的作品,真相大白之后也就完了。真正好的小说,很少依赖情节。诗最少情节,就连叙事诗的情节,也比小说稀薄,所以诗最耐读。 ③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选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一定也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一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其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为清晰动人的作家。如果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与唐君毅的相当或相近,而文字却比较清畅,我宁可读他的书,不读唐书。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④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的“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要把一本书论好、译好或教好,怎能不加精读?所以评论家(包括编者、选家、注家)、翻译家、教师等等都是很特殊的读者,被迫的精读者。这种读者一方面为势所迫,只许读通,不许读错,一方面较有专业训练,当然读得更精。经得起这批特殊读者再三精读的书,想必是佳作。经得起他们读上几十年几百年的书,一定成为经典了。普通的读者呢,当然也有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往往接受特殊读者的“意见领导”。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小题2:对作者所说的“有分量的哲学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小题4:从全文看,对于智慧之书的试金石是什么?(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E 小题2:B 小题3:(1)知识有新旧之分,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更丰富、正确(1分),而智慧难分新旧(1分);(2)知识只要求接受(1分),智慧需要不断品味、不断印证 小题4:(1)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1分) (2)文字的表达(1分)是否为读者着想(1分) (3)是否经得起特殊读者的再三精读(1分) |
点评:难度不大,只要找准原文句子,认真对比就行。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划清答题域,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一节,再进一步梳理、概括:除了这小节后半部分举例论证之外,前面的句子划分为两个意群:一是知识的新旧,一是知识的接受。这两句话相对应的,智慧的特征也在对比中凸显出来。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梳理和概括有一些障碍,但是只要理出第一节的论证方法就行。(对比、举例) 小题4:试题分析:答题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用几个意思颇相近的词组来结构这一部分“最可靠的试金石” “朱光潜的试金法”“值得读的智慧之书”这三个词组,告诉读者,这三节文字都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智慧之书。知道这一点,我们只要在其中筛选出几条信息即可。 点评:本题看似很难,其实只要认真,来回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结构还是很清晰的,尤其是几个意思差不多的句子就能给我们很好的提示。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智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2020-05-17 …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 2020-06-19 …
二、揣摩《谈读书》中的下边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1、从“读史使人 2020-06-21 …
数学智力问题:一台面包机一次可以烤两片面包,但一次只能烤每片的一面.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烤好三片面包有 2020-07-12 …
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 2020-11-07 …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 2020-11-15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2020-11-15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2020-12-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智慧之书余光中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 2021-01-16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1分)智慧之书余光中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