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蝉①蝉朝饮甘露,暮栖高枝,夏生秋亡,作为自然界中弱小的生命体,在苍茫的宇宙中显得那么微
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蝉
①蝉 朝饮甘露,暮栖高枝,夏生秋亡,作为自然界中弱小的生命体,在苍茫的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这种普通而常见的昆虫,却在中华民族灿烂而悠远的文化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②远古时期,蝉曾是一些部落的图腾标志。舜帝先族“穷蝉氏”就是以蝉为图腾的部落。在先氏眼里,一个小小的蝉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似有神灵附身,所以他们就像敬拜天地般地敬蝉、拜蝉。我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夏朝的国号也来源于蝉,据说“夏”字就是夏朝的第一个王“启”的母亲所属部落的图腾“蝉”的象形字。其后出现的甲骨文中,“夏”字的原型“?”就是蝉——有触须、宽宽的额头、网络状的像沙一样的薄翼 ... ...
③蝉,不食五谷,餐风饮露,人们认为它有污秽而不染,吸晨露而洁净的天性。后来又衍生为纯洁、高尚的象征。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寒蝉赋 序》中称蝉有“五德”,即“文”“清”“廉”“俭”“信”,使人不由联想到儒家所提倡的君子标准“仁”“义”“礼”“智”“信”。蝉也由此受到历朝历代文人的青睐,且多有以它为歌咏对象的作品。曹植的《蝉赋》将蝉之品节描述为“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 ...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虞世南在《蝉》中借“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诗句暗喻自己高阶的品行志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借佩玉蝉、戴蝉饰表达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④另外,蝉还有再生的寓意。蝉一生经历奇趣,蝉产卵,卵化幼虫,幼虫入土,蛰伏四五年甚至七八年后,成虫化蛹出土,又蜕变成蝉 ... ... 如此生生不息地无穷轮回。古人常以蝉为形作玉琀,置于死者口中,寄托的就是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之意。
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蝉更多的寓意。如小孩带佩蝉,喻示着孩子更聪明,什么问题都“知了”(蝉别名“知了”)。又如腰间佩带玉蝉,谐音“腰缠(蝉)万贯”,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声)。
⑥“五月鸣蜩”,夏日的蝉虽只有几十天华丽的演绎,却是它一段生命的绝唱。在中国文化史上,蝉有何尝不是一段音韵亮丽的千古绝唱呢!
1. 简要概括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答:
2 阅读链接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链接材料】
商周时期,蝉纹成为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花纹之一。蝉纹也与其他纹饰组合,变化多样。增添了器物的美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期,饮食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铸有蝉纹的青铜器多为酒器或食器。所铸蝉纹又往往横排或纵列呈条带状连续出现(如图一、图二所示),喻示权力逐代延续,寄托希望子孙昌盛的美好愿望。
( 1 )商周时期的酒器或食器上为什么铸有蝉纹?
答: ______
( 2 )从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蝉纹“横排或纵列呈条带状连续出现”暗含了 “ ______ ”之意。这个词语在后世仍有生命力,就是沿用了它连续、保持的意思。
关于人类和地球地球是不是在茫茫宇宙里?是我们是不是生活在地球上?是那么,不就是我们生活在宇宙吗?宇 2020-06-11 …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 2020-06-13 …
对“茫茫宇宙夜正浓满天繁星亮苍穹”进行修改以下哪个好,哪个不好?1、茫茫宇宙繁星灿,浩浩苍穹明月悬 2020-06-16 …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中“同茫茫宇宙”能去掉吗?为什么?从中体会到作者在达上 2020-07-06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大地属于人类,而人类不属于大地。B.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虽然是 2020-11-03 …
生死意义至今仍然很困惑,生或死,苦与乐.到底意义何在?努力学习?贡献社会?可笑.我经常夜晚仰望星空, 2020-11-05 …
“诺亚方舟”的危机(节选)石旭初(1)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目前已知惟有地球是生�“诺亚方舟”的危 2020-11-25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茫茫宇宙,气象万千。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 2020-11-28 …
请天文高手回答?我是一个天文白痴!就知道宇宙很大,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渺小的不能再渺小!谁能举一个通俗简 2020-12-08 …
材料一: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首次登陆太空。3月31日该活动大使荷兰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