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庄子逍遥游文言现象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题目详情
庄子 逍遥游 文言现象归纳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庄子*逍遥游第一》译注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通假: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6、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耐)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上古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 8、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一词多义 1、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2、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3、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 4、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5、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深蓝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色) 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2、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3、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
看了庄子逍遥游文言现象归纳通假字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深深地牵  2020-05-14 …

求初二作文600字左右假如有一位旅游者到A市旅游,在一天内他到过5个地方:火车站,宾馆,商场,公园  2020-05-17 …

在下面的句子的后面填写出一句话,要求紧扣句意,句式与括起来的句子相同旅游归来,只有那种真正的旅游纪  2020-06-23 …

材料一:广州地铁四号线车厢内老汉与小伙为抢座斗殴;武汉航班乘客因脚踩座椅拿行李引群殴;国庆长假出行  2020-06-24 …

出境旅游不文明现象事件回放出境旅游不文明现象事件回放早前,大批游客在杭州西湖洗脚的照片引起网友争议  2020-07-02 …

有首词其中有句写的是骑马去郊游归来马蹄带花香的请问各位大虾是什么词有首词其中有句写的是骑马去郊游归  2020-07-05 …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逾八成中国受访者对本人境外旅  2020-11-03 …

余勋坦20世纪70年代末回归文坛,结集为《》,《》《游踪》等余勋坦20世纪70年代末回归文坛,结集为  2020-11-21 …

根据课文一双手六、对本文主题的归纳你认为哪一项最精当?()课文通过对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  2020-11-25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深深地牵动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