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及三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韩非
题目详情
|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及三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韩非子说:“舆人欲人富贵,棺人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买。非有仁贼,利在其中。”(《韩非子·备内》) 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韩非子·备内》)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价值观。(3分) (2)、你赞成谁的价值观?为什么?(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孔子的价值观:肯定正当的权利,但主张以义为根本,反对见利忘义。韩非子的价值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 (2)赞成孔子的价值观。因为孔子强调义利的统一,既不排斥、否定利,又主张应以义为根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一种理想的价值观。 |
| 小题1、本题考查对重要人物思想观点的掌握。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的的价值观是肯定正当的权利,但主张以义为根本,反对见利忘义。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价值观是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回答时应抓住重点,简要作答。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表达能力。孔子的思想以义为根本,是一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理想的价值观。作答时表明观点,分条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
看了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及三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动物之妙我知道()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比喻才动物之妙我知道()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2020-05-16 …
填用动物特征比喻某种人的三字短语.例如:比喻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1.比喻外强中干的人——2.比喻 2020-06-09 …
写一写这些谚语的意思笨鸟先飞早入林.比喻:()不见兔子不撒鹰.比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喻:( 2020-06-16 …
(1/2)有位老者写一下了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 2020-07-03 …
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警惕,预作防备.要成语的.还有一些1、比喻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2、比喻违反 2020-07-24 …
“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话可以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听不进不同意见,也可以比喻某人做事时很执着,执着也是 2020-11-08 …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B.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2020-11-11 …
“柳”“留”二字谐音,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折柳”来暗喻离别之情。乐府诗中的“上马不捉鞭,_______ 2020-12-27 …
依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和要求填写横线上的名句11、“柳”“留”二字谐音,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折柳”来暗喻离 2021-01-05 …
“人群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这句话属于比喻句中的明喻、暗喻还是借喻?不管你回答什么,请说明一下你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