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比例为1:3.2,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但到南朝以后,南方人中进士的逐渐增多以至于大大超过北方,文化繁荣也远胜北方。
请回答:
(1)《汉书》和《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种变化同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谈谈你对当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或者江南经济由贫穷落后变为繁荣富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等);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南方各族人民的辛勤和劳动,共同开发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有。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东北人喜欢吃大米按照地理上学的,北方不是以种植小麦的么?但是现实中确实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南  2020-05-17 …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人抵北方之地,士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  2020-06-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晋书·地理志》记载,由于南迁人口实在太多,东晋设置了许多州、郡、县,有些地  2020-07-28 …

磁南极点和地磁南极点咋还不一样呢今天看儿童科普读物,说南极点分为地理南极点,磁南极点和地磁南极点地理  2020-12-04 …

有人说:湖南省的地形地势像马蹄形,有人说:湖南省的地形地势像大写的英语字母“U”,这说明湖南省地形地  2020-12-09 …

我国南北方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人文风情,下列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饮食习惯:南米北面B.民间体  2020-12-09 …

美国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1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2北部地区湿润多雨3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4  2020-12-17 …

地球仪的着力点最早在南北极吗(内详)突然想到平常所用到的实物地球仪为什么要把支点放在南北极?为什么不  2020-12-28 …

对北宋时期社会现象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在江南吃当地产的占城稻B在四川,人们用纸币购买物品C在  2021-01-08 …

关于图三个省区人口密度(2010年)的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大B.湖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