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比例为1:3.2,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但到南朝以后,南方人中进士的逐渐增多以至于大大超过北方,文化繁荣也远胜北方。 请回答: (1)《汉书》和《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种变化同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谈谈你对当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或者江南经济由贫穷落后变为繁荣富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等);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南方各族人民的辛勤和劳动,共同开发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有。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 2020-05-14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 2020-05-14 …
火灾时逃生不正确的是:A.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 2020-06-06 …
(2011杭州地理检测卷)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反映了 2020-06-09 …
唐诗“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刀耕火 2020-06-23 …
下列诗句里能反映隋唐农业发展特点的有()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②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③云帆转辽 2020-06-28 …
下列诗句描绘了隋唐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B. 2020-07-28 …
下列诗句里能反映隋唐农业发展特点的有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②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③云帆转辽海, 2020-07-28 …
火灾时逃生不正确的是:A.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 2020-11-05 …
关于火烧山马上要开始春耕了,我的一个亲戚在自家田里烧枯草,由于天气干燥,天气突然起风,风把火带到山上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