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材料一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

题目详情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 ( 《宋书》 ) ,蔡兴宗 ( 《南史》 ) ,裴安祖 ( 《北史》 ) ,张茂宗、杨延宗 ( 《新唐书》 ) ,洪兴祖、冯继业 ( 《宋史》 ) 、何荣祖、韩显宗 ( 《元史》 ) ,汤显祖 ( 《明史》 ) ,史念祖、杨光先 ( 《清史稿》 ) 。《宋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 ( 卷 261) 、李克让 ( 卷 270) 、陈从信 ( 卷 277) 、赵安仁 ( 卷 287) 、钱端礼 ( 卷 385) 、张忠恕 ( 卷 409)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 因此,“狗剩”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

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建设、援朝、跃进、文革、卫星等。 20 世纪 80 、 90 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 21 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四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想的影响 ?(4 分 )

(2)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3 分 )

(3)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人的起名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2 分 )

(4) 材料四中的“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 (2 分 ) 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 2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 1 )宗法制度,程朱理学。 (4 分 )

  ( 2 )近代中国社会长期战乱;经济落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近代中国卫生医疗技术落后,社会保障制度缺乏。 (3 分 )

  ( 3 )政治、经济影响社会意识。 (2
)

 ( 4 )国人深受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影响;国人具有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2 分 ) 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2 分 )

看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任务C.  2020-05-13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任务  2020-05-13 …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避讳”是与名字有关的  2020-06-21 …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A.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B.构  2020-06-27 …

当前,尽管世界上有的国家民族矛盾突出,甚至酿成流血冲突,而我国政治和社会却比较稳定,各族人民和睦相  2020-07-05 …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严整、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望  2020-07-08 …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或社会的妇女的解放程度.恩格斯说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明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电动剃须刀、保温瓶、美颜器、化  2020-07-14 …

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虽有曲折,甚至遭受强大外族文化的入侵,但不曾异化,也不曾断流,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  2020-11-04 …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