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不读《老子》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春秋,在现在看来,是很有意思的时代,人们简朴,高尚,讲规矩,但在春秋士人眼里,那却是个政治失败的年代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读《老子》 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 春秋,在现在看来,是很有意思的时代,人们简朴,高尚,讲规矩,但在春秋士人眼里,那却是个政治失败的年代,礼崩乐坏,王令不行,大小诸侯僭礼越分,战争连绵,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记载很少,但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批有知识的人,主张各异,却有一样共识,便是社会状态糟透了,必须改变。 孔子和老子都是极富同情心,关心人民的人,但他们的社会设计几乎相反。孔子提倡有道德的个人生活和完美的社会秩序,老子对此摇头,特别是对后者。他认为人无法被自外约束,社会本身就是失败,正如秩序本身就是混乱之因,在老子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散社会,或把社会限制在最小规模上。 《老子》一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老子的思想汇编,尽管成书于何时及何人之手,尚无定论。以前我们见到的读本,都曾经后人陆续附益修饰,感谢考古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有了几种更接近原貌的文本。 从《老子》书来看,悲观的老子,提倡的方法是从文明后退。在他看来,人们为利益而纷争,是任何制度也解决不了的,唯一的办法是消灭利益,无可争,则民不争,无可盗,则民不盗,每一个人都穷得要死,天下就天平了。 按老子的意见,文明的进程,是大道被破坏的过程。失道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真希望孔子见到这样的主张),仁义礼智,不是挽回美好社会的通途,倒是失败的路标。老子的见解,是从原路退回,他的实际主张,从社会和个人方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统治者要临天下以虚静,提倡任何事情,都会使人竞争,所以要无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老子》里有惊心动魄的话:“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民也。夫民之难治,以其智也。”需要为老子辩护的,是他的愚民主张,和后世施行的,并不一致。老子倡愚民,不是为了举天下而奉一人,而是要君民同归于简。但不管怎么说,他也确实为愚民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他的理想社会,是小邦寡民,如同原始部落。可惜考古学的发现,使我们知道,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很悲惨,活不多久,就遍体鳞伤地过世了,老子想象的“甘其食美其服”的快乐,那时的人,并没享受到,不然,人类怎么会有迈向文明的兴趣呢? 老子的第二种实际主张,是个人的自修(这一点后来被庄子发挥了),使弱者以弱自存。他说,众人都兴高采烈,我独在一边发呆,众人都聪明伶俐,我独在一边发傻,这才叫知白守黑,知雄守雌,这才是 被褐怀玉 。对眼前混乱的世界,什么也不要做,不要勉强,不要为天下先,也不要故示人以别,你们忙你们的,我则“居以须复”,走着瞧,——不,是坐着瞧。 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富有哲人气质。他有出色的抽象能力来建立一个概念系统。简化到最后,他得到了“无”。老子的哲学趣味,是忽略现象界,使万物混一为抽象的有,继而自毁形态,变成无,也就是大道所出的地方。老子厌恶事之多端,他采取了一种被后世恭维为辩证法的方法,把现象简化为两端,再把两端绕过来,使之相遇,这也就是人们常引用他的,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曲则全,枉则直,福祸相倚相伏,将欲夺之必先予之,等等一系列格言。这是非常漂亮、也很容易掌握的方法,想象一下它产生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不得不对老子佩服了。如果后人仍然满足这种封闭的、过于简化的、在哲学上毕竟幼稚的方法论,那是后人的没出息。 老子对后世的另一大影响,是他的反智主义。“美与恶,相去几何?”分别万物的知识,都是无用的。 治天下要绝智弃辩,自治则要寡闻以守中。 他自信地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出门而坐知天下事,因为那些事都能推想而来,没什么值得亲临的。好学者是二等人,忙于增加自己的知识,一等人的目的,是减少自己的知识,最后达到绝学无忧的美好状态。万一不幸,知道了些什么,也不要说给别人听,因为一开口便是无知,不说话才是真知。 老子是出色的智者,但他当不能料到,后世竟以他的主张,为不求上进的借口。他的智慧,后人没有用来启迪自己的心智,反倒用来辩护自己的懒惰。一本《老子》书,不过几千言,文字也漂亮,但你并不用看,因为你已经看过了,——老子的思想,早已渗入你我心中。何况,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小题2:解释“衣褐怀玉”的含义。(2分)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了解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治天下要绝智弃辩,自治则要寡闻以守中”?(3分)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5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E 小题2:身上披的是粗布衣服,胸前却揣着宝玉。(1分)比喻怀抱美才而深藏不露或出身贫寒而怀有真才实学。(1分) 小题3:仁义礼智这些虚假的道德文明违背自然本性,扰乱人的心性,从而带来利益的纷争,是带来混乱的原因。(1分)因此统治者治理天下要摈弃这些,才能使社会返璞归真,无为而治。(1分)而个人的修养也要摈弃这些,使人心超越功利、狭隘、庸俗,复归清静自然。(1分) 小题4:这句话形象含蓄地概括了本文阐述的老子的思想。(1分)对于治理天下,老子提倡从文明后退,因此要愚民,“君民同归于简” 摒弃仁义礼智这些后天学习所带来的束缚,所以毋需读书增智;(2分)个人修养上,老子强调“使弱者以弱生存”的法则,提倡反智主义,认为绝学无忧才是最佳状态,所以毋需读书。(2分) |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不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B.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 2020-05-16 …
请教一个关于英文句子的问题,个人感觉句子有点诡异!Sentence3wouldmakethemos 2020-05-16 …
英语翻译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个人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不仅严重 2020-05-22 …
那些智力测试题都是什么人出的啊?连'天才都做不到满分,出题人智商特高?自己做了做,表示很多题还是挺 2020-07-03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关于三金款与纳税所得额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按照国 2020-07-05 …
六年级应用题个人每月工资高于2000元,超出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0~500缴纳5%所得税501~20 2020-07-18 …
个人所得税税率问题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额刚好是1500的,是按3%还是10%计算个人所得税?(轻松 2020-07-19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B.被访者几乎 2020-08-03 …
龙门专题和高考题库哪个好?求好书~我安徽的理科生,现在在一轮复习,想做一轮资料和看书的基础上每天稍微 2020-11-14 …
英语翻译个人信息的管理计算机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个人信息的管理普遍存在着信息繁杂,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