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今年夏天,一项关注罕见病“渐冻人”的名为“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在国内外迅速“走红”。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今年夏天,一项关注罕见病“渐冻人”的名为“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在国内外迅速“走红”。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渐冻人”协会捐出100美元。
国内外众多名人参与了这项活动。但是有人质疑参与者作秀和娱乐化成分大于慈善,有人认为“渐冻人”并未真正从中获益;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互动式慈善、游戏式慈善、快乐慈善唤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与要求,可能恰恰代表了慈善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久旱的河南倡议对冰桶挑战说“不”,呼吁民众“珍惜水源,拒绝冰桶”;而同样遭遇严峻旱情的美国加州更是有人用“沙桶”替代“冰桶”,将一桶泥土从头泼下。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冰桶秀”秀出社会的缺位
读罢材料,最让我感触的是这一段文字:国内外众多名人参与了这项活动。但是有人质疑参与者作秀和娱乐化成分大于慈善,有人认为“渐冻人”并未真正从中获益;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互动式慈善、游戏式慈善、快乐慈善唤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与要求,可能恰恰代表了慈善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久旱的河南倡议对冰桶挑战说“不”,呼吁民众“珍惜水源,拒绝冰桶”;而同样遭遇严峻旱情的美国加州更是有人用“沙桶”替代“冰桶”,将一桶泥土从头泼下。可怕!可悲!
近些天来,全民狂欢式的“冰桶秀”使“渐冻人”这一罕见病症走进公众视野——仅在中国,就有20万“渐冻人”;此外,尚有很多种罕见病症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因为这些罕见病症或者治疗价格高昂,或者迄今根本没有有效治 疗方法,患病者往往生活艰辛,甚至只能承受绝望。幸好,由于“冰桶秀”,“渐冻人”这一罕见病症走进了公众视野;而由于公众募捐,部分“渐冻人”患者得 到了一些救助,他们看到了些微生活的亮光。但是,狂欢式的“冰桶秀”过后,他们的生活又当何以为继?“冰桶 秀”实际上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扎克伯格的临时起意,那么 ,没有“冰桶秀”式的公益慈善为之募捐的其他罕见病症患者,他们是否还生活在绝望之中,还看不到一点希望?
当“冰桶秀”逐渐沦为一场娱乐狂欢时,舆论多指责其过 度娱乐化、商业化而失去公益的本真,更有论者指出某些 公众人物借“冰桶秀”出名,光浇水而不出钱。这些批评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问题是,对于罕见病症患者来说,狂欢式公益秀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生活希望,但这种希望太过脆弱,可以说是转瞬即逝。那么,国家和政府该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救助机制,真正支撑起“渐冻人”未来持续面对生活的勇气,并进而将尚处于公众视野之外的其他罕见病症患者纳入救助体系呢? ? 否则,在渐趋娱乐化的“冰桶秀”过后,公众人物固 然留下了他们头浇冰水时冷酷的背影,但“渐冻人”则不得不再次回归其自生自灭的绝望生活,而那些从未进入公众视野的罕见病症患者则依然被遗弃在社会之外,“冰桶秀”的意义也就仅限于一场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罢了。
文章开头以材料引出中心观点:“冰桶秀,可怕、可悲。”接着分析问题,联系社会现实,从正面加以分析,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分 析:
写好此题,审题是关键,可以根据本文的“国内外众多名人参与了这项活动。但是有人质疑参与者作秀和娱乐化成分大于慈善,有人认为“渐冻人”并未真正从中获益;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互动式慈善、游戏式慈善、快乐慈善唤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与要求,可能恰恰代表了慈善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久旱的河南倡议对冰桶挑战说“不”,呼吁民众“珍惜水源,拒绝冰桶”;而同样遭遇严峻旱情的美国加州更是有人用“沙桶”替代“冰桶”,将一桶泥土从头泼下。“这一段内容分析概括:正确对待“渐冻人”,正确对待“冰桶”行为,这是关键所在,据此可以立意:“冰桶”行为,应适可而止;“冰桶”意识要换个角度思考、“冰桶秀”可以止矣。等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西红柿冒“白气”,几分钟后,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雪球”,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 2020-05-13 …
红在中国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以及red在朗文词典中的解释我要写一篇论文,要查一下红一词在中国现代汉语词 2020-05-21 …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亡时, 2020-06-13 …
论文自引的界定问题:引用第二作者的文章,算不算自引凤姐和芙蓉姐姐曾发表了一篇论文A,凤姐是第一作者 2020-06-21 …
课文《我站在索桥上》作者是顾工,有一些问题,类容是:我站在索桥上我站在索桥上,桥身在轻轻的摇晃.头 2020-06-28 …
2小时1万字?关于网络作家血红的码字速度.唐家三少不清楚,就说血红,一篇报道里说血红每天2小时码1 2020-07-05 …
阅读材料钻木能取火吗小红从小知道远古人会钻木取火,如图,但是,有一天,小红偶然在《光明日报》上看到 2020-07-08 …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在红楼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还有红楼梦的地位,还有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中国的百科全书,简 2020-07-28 …
随风吹笛林清玄急1.一开篇在远远的风中,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2.作者小时候为什么觉得竹林诗神秘的?3 2020-11-24 …
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作者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长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