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颗善心我曾一度怕人瞧见我跟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而且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时常一道外出,他的手要撑在我的胳膊上才能保持身体平衡,由此引来路人的注
我曾一度怕人瞧见我跟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而且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时常一道外出,他的手要撑在我的胳膊上才能保持身体平衡,由此引来路人的注视。那种讨厌的目光,让我内心痛苦辗转,而父亲却镇定自若。
让我们两人的脚步协调起来比较困难,他蹒跚而行,我又缺乏耐心,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起行走的时候从不多说话。但每次一旦出了门,他总免不了交代:“你定步伐,我努力跟上。”
我们通常在家和地铁之间来去,这是他上班的必由之路。他是个工作狂,哪怕天气再恶劣,他也绝不旷一天工,而且他总能按时抵达办公室。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碰上冰天雪地的日子,即使有人搀扶,父亲也走不稳。这样的时候,姐姐或者是我就用孩子玩的雪橇拉着他穿过纽约市布鲁克林的街道,把他送到地铁站口。他总是紧紧抓住入口处阶梯边缘的栏杆,一步一步往下走,直到温暖的地铁隧道里冰融的地方。
在昔日的言谈中,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令人怜悯的对象;对那些幸福而健全的人,他也从未流露出任何妒忌之情。他在别人身上寻找的是一颗善心,他发现谁拥有这样的一颗心,谁就会对他表现友好和善良。如今我也长大成人。我相信那是一个评判人的合适的标准。
现在我才明白,他总是通过我——他唯一的儿子,来间接地参与许多事情。我打球,他在一旁喝彩;我加入海军,就是他“加入”海军。我回家度假,他便安排我参观他的办公室。对同仁介绍我的时候,他由衷地说:“这是我的儿子,也是我自己,要不是情况不同,他做到的也是我能做到的。”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总是很轻。
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我越来越多地想起他。我不知道昔日他是否感觉到过我同他一起行走时的不情愿。如果他清楚这一点,我为自己没能告诉他我有多内疚、多卑俗、多懊悔而深感愧疚。
当我为琐事而抱怨时,当我妒忌别人的好运时,当我缺乏一颗善心时,我都不由得想起父亲。而在这样的时刻,仿佛是我把自己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上来恢复一种平衡,并且我在心里说:“你定步伐,我努力跟上!”
1.文中详写有关父亲的哪一件事?它有什么作用?
2.摘录相关词语,说明“我”对父亲内心的感情变化。
3.文中采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一处(在原文画波浪线),说说它在表达上的作用。
4.“你定步伐,我努力跟上”在文中出现过两次,请分别说出它的含义。
5.联系上下文,说说“而在这样的时刻,仿佛是我把自己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上来恢复一种平衡”这句话的含义。
解析:
1.详写父亲坚持按时上班这一件事。表现了父亲自尊、自强的性格特征。 2.痛苦辗转 不情愿 内疚 懊悔 愧疚 3.“那种讨厌的目光……镇定自若。”突出了父亲性格开朗,从容自信。 点拨:结合具体句子说出对比的作用。 4.第一次是“我”走得快,父亲将努力跟上“我”的步伐,保持与“我”同步。第二次父亲做人的原则,父亲的品质,给“我”树立了榜样,“我”将像父亲那样生活、做人。 5.过去父亲由于身体上的残疾,需要“我”帮他维持身体的平衡;现在“我”因心理上的缺陷,需要父亲的人格力量的帮助,才能步入人生的正常轨道。 点拨:说出大意即可。
1906年,孙中山先生说:“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 2020-11-12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 2020-11-30 …
1906年,孙中山先生说:“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 2020-11-30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 2020-11-30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 2020-11-30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 2020-12-07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危 2020-12-08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些满洲人不来 2020-12-08 …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危 2020-12-08 …
阅读题怎么做?我曾一度怕人瞧见我跟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而且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时常一道外出,他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