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选择题每题3分)沧浪亭记(明)归有光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选择题每题3分)
沧浪亭记
(明)归有光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②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①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
②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 
小题1: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求余作《沧浪亭记》(急忙)
B. 园于子城之西南(修建)
C. 淮南纳土(到、等到)
D.乘时奢 (超越本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 地也锲而舍
B.亦治园 其偏徘徊 斗牛之间
C. 子美之亭则施施
D.乃 释子所钦重如此故 之文以志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浪亭,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被广陵王的外甥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建成别墅,北宋时为诗人苏子美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来僧人住在这里,沧浪亭就成了大云庵。
B.本文语言朴素简洁,而又明畅自然,并于议论中见出深意,这也是此文很重要的特点。
C.文章用了反衬的手法,以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来衬托苏子美的沧浪亭长留天地间,由此感叹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D.本文从沧浪亭的变迁和古迹的兴衰中,得出一个结论:使人永垂不朽的东西不是经不起时代风雨的纪念物,而是人的品德文章。
小题4: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2分)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2分)
②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小题5:①过去苏子美写过一篇记,记载亭子的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②自从有大云庵以来,至今已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原有的建筑,于是大云庵就又变成了沧浪亭。


小题1: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文言文阅读。喜雨亭  2020-05-13 …

沧浪亭记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  2020-06-14 …

阅读《核舟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庐山草堂记(节选)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  2020-07-15 …

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2020-07-2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义田记(节选)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  2020-11-02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义田记(节选)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  2020-11-02 …

核舟记(节选)〔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2020-12-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墨池记(节选)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  2021-01-07 …

阅读曾巩《墨池记》节选,回答问题。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①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②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