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完成问题。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

题目详情
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D 

看了阅读九叶派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戊戌变法是:A.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暴力革命C.一场农民阶级发起的  2020-05-13 …

数学问题(不论你回答不回答,你起码看一下吧!)在正六边形A周围画6个同样的正六边形(阴影部分),围  2020-05-16 …

历史视角——用分析的眼光看历史。学校组织全体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崛起》这一节目,看完后  2020-05-17 …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抵抗外国侵略B、维护清朝统治C、镇压人民  2020-06-25 …

现代诗也叫“”现代诗的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  2020-08-01 …

1967年1月,王洪文等造反派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这一事件的实质是()A.造反派掀起的地方  2020-11-10 …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一节日源于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2020-11-22 …

“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源于l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义  2020-11-22 …

戊戌变法是:[]A.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暴力革命C.一场农民阶级发起  2020-12-01 …

一艘船有一个洞水以均匀的速度流进船内当发现漏洞时穿船内以有些水现在要派人将谁要出若派十人三小时滔完派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