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0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夕阳里的左公柳

题目详情

(200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惟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略 (1)特点: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用意: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①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
看了(200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白鹭总是缩着一直脚睡觉鸟类单腿独立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披着一身羽毛,羽毛能帮助它保持身体的  2020-06-04 …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  2020-06-17 …

2003年12月1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颁证典礼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英国总部总裁理  2020-06-24 …

科学和亿万献血者的实践都证明:一个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为总血量的20%以内,人体可自行代偿补足;适量献血  2020-11-07 …

有关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现有大面积的湿地,应改造为良田加以利用B.由于  2020-11-10 …

如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工农业总产值农业工业1952年10040.3  2020-11-27 …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果是[]A.北洋舰队丧失主力B.日本舰队丧失主力C.双方互有损失D.北洋  2020-11-30 …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有损失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北洋舰队丧失主力D.日本舰  2020-11-30 …

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使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而导致的  2020-12-16 …

“失败--总结--前进,再失败--再总结--再前进”这是人类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惟一道路。这里主要强调的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