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复种指数和粮食增产的经验公式等概念可以深入理解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复种指数=全年播种

题目详情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复种指数和粮食增产的经验公式等概念可以深入理解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我国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复种指数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读下图完成(1)~(3)题。

(1)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

C.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水平的下降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全球气候变暖

(3)造成福建省复种指数偏低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形因素

据研究,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粮食最高产量 P=0.075 QTWS〔千克/(公顷·年)〕,其中(1公顷=10 000平方米):

Q:太阳辐射收入〔10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4)~(6)题。

(4)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______(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1 101.6千克     B.11 016千克

C.31 016千克     D.110 160千克

(5)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及成因等相关内容。解答时应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
分析:
第(1)题,山东与浙江相比,因其分别位于我国的北方、南方两个地区,纬度的南北差异导致了热量条件的差异,从而使浙江的复种指数明显高于山东。第(2)题,上海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快。耕地面积减少明显,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其复种指数变化明显。第(3)题,福建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其复种指数偏低。第(4)题,我国的东北平原因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照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可轻易计算出其最高产量。第(5)题,分析表中数据,江汉平原地处南方,地形、土壤、热量等条件优越,粮食单产高。第(6)题,综合以上分析,从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到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措施。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T大(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W大(降水较多、较为湿润) S大(土质好、土壤肥力较高) (6)发展灌溉农业;进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 涵养水源;发展节水农业
看了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发展“草根  2020-06-17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2020-07-20 …

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  2020-07-28 …

加纳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出口()A.咖啡黄金木材B.可可黄金木材C  2020-11-03 …

巴西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下面不属于巴西产量世界第一的农作物的是[]A.可可B.咖啡C.甘蔗D  2020-11-03 …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  2020-12-01 …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  2020-12-01 …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  2020-12-18 …

下列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巴西铁矿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B.经济以出口农矿产品为  2020-12-24 …

2013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