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下列各下列各题。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题目详情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下列各下列各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对画横线语句的赏析,正确的是___
A.以繁复的笔墨,铺写出一个月光满地、水草丰美、竹柏茂盛的现实世界。
B.以繁复的笔墨,渲染出一个色彩斑斓、光影交错、生动形象的美妙境界。
C.以凝练的笔墨,勾勒出一个水流平静、藻荇散乱、竹柏凋零的现实世界。
D.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3)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品析句子离不开语境,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是作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句意为: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作者惜墨如...
看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  2020-06-27 …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020-07-02 …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夸父与  2020-11-02 …

(2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  2020-11-10 …

(17分)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2020-11-25 …

谁会这道题: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  2020-11-26 …

我国继续履行加入WTO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从2003年1月1日起,关税降至11%,总水平又少了一个百  2020-12-21 …

201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十  2020-12-21 …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我们将恪守入  2020-12-21 …

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B.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深刻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