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敦煌的早晨李瑛在敦煌,风沙很早就醒了,像群蛇贴紧地面,一边滑动,一边嘶叫。但沙飞、风啸,掩不住乡野大道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敦煌的早晨
李瑛
在敦煌,
风沙很早就醒了,
像群蛇贴紧地面,
一边滑动,一边嘶叫。
但沙飞、风啸,
掩不住乡野大道歌声高;
白杨梢头又传来一片野鸟啼,
红柳丛中的渠水哗哗笑。
党河岸边走着一群青年人,
黄牛背上驮着捆捆树苗;
莫看每人肩头都有一小片沙漠,
他们要到瀚海的浪尖上去栽杏种桃。
……忽然,谁在吹笛子,这么早,
在田间、树丛?在沙丘、山脚?
我知道流沙湮不住他们的笛眼,
漠风也吹不断那憨厚的笑。
哈,走来了,三个孩子,
笛声回绕着三把铁锹;
红扑扑的小脸像怒放的牡丹,
他们要到学校去栽条林阴道。
人说敦煌连早晨也是棕黄色的,
黄的河水,黄的野云,黄的古堡;
可为什么透过万里沙帐,我却看见:
这早晨,湿湿的,青青的,有这么好!
(1)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
| A. 挪 动( nu ó ) | 混沌( h ù n ) | 捕捉( b ǔ) |
| B.柳 丛 (cóng) | 驮着(tuó) | 瀚海( h à n ) |
| C. 憨 厚( h 1 n ) | 湮不住( y 1 n ) | 回 绕 ( r 3 o ) |
| D. 敦 煌( d & n ) | 嘶叫( s 9 ) | 风 啸 ( xi à o ) |
(2)指出下列诗句的赏析不妥当的一项
[ ]
A.“在敦煌,风沙很早就醒了”
赏析: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方式,写出了敦煌这个地方风沙肆虐,不分昼夜地刮。
B.“像群蛇贴紧地面,一边滑动,一边嘶叫”
赏析:用“群蛇”爬行的姿态比作风沙移动,采用明喻,绘声绘色地描述风沙像群蛇一样正贴着地面爬行的情景。
C.“红柳丛中的渠水哗哗笑”
赏析:采用了比喻,将红柳丛中流水的声音比喻成人的欢笑声,表示出渠水对造林人到来的欢迎。
D.“莫看每人肩头都有一小片沙漠”
赏析:用沙漠来暗示每个造林者肩上都负有治理沙漠的艰巨任务,将本来抽象的言词具体化,既生动形象,又有诗句的意境。
(3)下面是对第3至第6节的分析理解,指其中说得欠准确的一项
[ ]
A.这几节诗,诗人频繁地变换景致,视角由远而近。
B.近景写年轻的造林者驱牛上征途的情景。
C.镜头随着“我”的寻觅轨迹,自然地从近景渐渐摇向更近的镜头,接着出现三个孩子“笛声回绕着三把铁锹”的特写镜头。
D.诗人对湿润、葱绿的明天的早晨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解析:
(1)C(回绕r4o) (2)C(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3)B(是远镜头)
传说地球最早的人类并非在地球诞生的,而是从外星球来的!当时来地球搭乘的飞船至今还留在地球!那艘飞船 2020-06-07 …
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雀.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 2020-06-11 …
《触摸春天》盲女孩的内心多姿多彩世界是怎样的?《触摸春天》盲女孩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不是像多姿多彩 2020-06-30 …
现代文阅读。(11分)雨前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 2020-07-21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主要是说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里的劳动群众是指A.从事体力劳动的 2020-12-01 …
雨前(11分)何其芳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 2020-12-12 …
早在1485年,达·芬奇曾设想设计一款像蝴蝶翅膀一样上下扑动飞行器,2010年8月,科学家依据达·芬 2020-12-13 …
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雀.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可 2021-01-16 …
列方程解应用题(初一)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 2021-01-16 …
一元一次方程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起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