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注】①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②絮帽:绵帽。③铜钲(zh ēng ):古代乐器名。④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1 )首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体上看首联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写景角度和所用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赏析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示例】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怀。作用:①“欲山行”领起下文,引出下面六句对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具体描写;②“东风知”“吹断积雨”流露出清新、快乐之意,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感情基调;③“东风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人感到亲切,为下文表现诗人内心舒畅营造了氛围;④点明了季节气候和出行环境,为下文设置背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 )【答案示例】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 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故乡中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中愤愤的絮絮慢慢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2020-05-23 …

下边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2020-06-30 …

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是[]A.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B.圆规一  2020-07-09 …

4.下面对人物的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2020-07-15 …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  2020-11-10 …

对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2020-11-25 …

下边两个句子哪一种说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  2020-12-01 …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赛在裤腰里,出去了。改为  2020-12-28 …

6.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特点。(每句答两点)(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  2020-12-28 …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