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
题目详情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董仲舒为推崇该学说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汉代讲学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的什么举措?这一举措与材料二有什么关系?
(4)结合上述问题,试比较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董仲舒为推崇该学说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汉代讲学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的什么举措?这一举措与材料二有什么关系?
(4)结合上述问题,试比较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朝建立后,为加...
看了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走进名著。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多读经典名著可以使人格高尚,灵魂伟大。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你 2020-05-13 …
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A.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习B.中华儿女“以 2020-05-17 …
英语翻译如题,我准备开个影楼,名字是这个,但是没找到合适的英文翻译,我们主要是儿童摄影,小爱神么, 2020-05-23 …
垂头丧气、不慌不忙、聚精会神、以防万一、兴致勃勃、断断续续、不速之客、磕磕绊绊、清香袅袅、不假思索 2020-06-19 …
津津有味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除了兴致勃勃以外,都行 2020-06-27 …
钱神问对\t戴名世①有神色赤而目方①,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 2020-07-15 …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的队伍()的空地()的口令()的歌声聚()()神()()勃勃()() 2020-11-04 …
写篇作文吧绿叶,充满着蓬勃的生机;绿叶,显示着生命的活力;绿叶,体现这高尚的灵魂、奉献的精神……请以 2020-11-05 …
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的名称是什么?(2)说出图一中贡献最大的三个人物名字(3)请说出图 2020-12-10 …
钱神问对\t戴名世①有神色赤而目方①,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