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朴素之美陈望衡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朴素之美陈望衡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四是精诚观。以诚为尊、以信为美。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低碳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18日)
下列有关“朴素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朴素观”由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了自身的学说
B. “朴素观”与主要由道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C. “朴素观”在我国农业社会从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
D. “朴素观”在工业社会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
答案:B.
有一头牛被拴在树旁~绳子长2米~在距树5米处有一盘鱼~请问牛怎样才能吃到那只鱼?补充:牛为普通牛~ 2020-04-07 …
甲乙两地相距580km,从甲地出发,先行95km,甲乙两地相距580千米,从甲地出发先行95千米, 2020-04-07 …
我对这道题很不理解啊,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假如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它的赤道长4万千米,现在用一根比赤道 2020-06-06 …
一列客车从哈尓滨开往北京,平均每小时行使90千米.北京到哈尔滨1388千米.(2)当t=8时,客车 2020-07-07 …
一辆客车从哈尔滨开往北京,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北京距哈尔滨1388千米,从哈尔滨开出t小时后, 2020-07-07 …
丽乘车从镇到动物园车行一段路后丽看到指示牌距镇37千米距动物园48千米从镇到动物园有多少千米?过了 2020-07-08 …
1、甲、乙两站相距72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已经行了全程的20分之1,这是火车离两站中点 2020-07-09 …
在大连的高速公路口,有这样的指示牌:距沈阳376千米距庄河118千米距丹东254千米(1)一辆轿车 2020-07-18 …
假设地球是一个正球形,它的赤道长4万千米.现在用一根比赤道长10米的绳子围绕赤道一周,假设在各处绳子 2020-11-07 …
出门在外有些年~为了生活踏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叹不能常回家!十五月儿圆又圆~探着脑袋望月圆~嫦娥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