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大饥荒。范仲淹没有延用发粟救济之常规,而是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利用饥岁工价至贱,大兴公私土木之役,解决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

题目详情
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大饥荒。范仲淹没有延用发粟救济之常规,而是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利用饥岁工价至贱,大兴公私土木之役,解决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吴人好佛事,喜竞渡(赛龙舟)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促进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发展;三是增高谷价,引四方粮商大量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解决了杭州城的粮食供应问题。“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供求影响价格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D


看了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近来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出现大量失业的导致因素是什么?各国经济压力对世界经济基础与我国经济发展会有哪些  2020-05-13 …

饱受饥荒之苦的非洲儿童反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产生这一趋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020-05-14 …

英语翻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  2020-05-16 …

一只饥饿的狮子和老虎.一只饥饿的狮子和一只老虎.第一句和第二句哪个是正确的是狮子饥饿老虎不一定饥饿  2020-05-23 …

满江红为什么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而不是“壮士饥餐胡虏肉”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  2020-06-11 …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2020-06-17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我国古代A.手工业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  2020-06-1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C  2020-06-27 …

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  2020-07-23 …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