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轮胎充气-分子间间隔改变D、墙
题目详情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
C、轮胎充气-分子间间隔改变 |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A、食物变质也就是食物变成了不能被食用的其他物质,在这个过程有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A合理;B、汽油挥发是汽油的分子从液态变成了气态,运动到了空气中去.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合理;C、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能向轮胎充气.故C合理;D、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故D合理.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准确理解分子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A、食物变质也就是食物变成了不能被食用的其他物质,在这个过程有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A合理;B、汽油挥发是汽油的分子从液态变成了气态,运动到了空气中去.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合理;C、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能向轮胎充气.故C合理;D、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故D合理.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准确理解分子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看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初三物理题: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 2020-05-16 …
摩托车和汽车从相1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同向出发,汽车在前,每小时35千米,摩托车在后每小时60千米 2020-05-19 …
一次远足活动,一部分人步行,一部分人乘汽车,两部分人同时出发,汽车速度60公里/小时一次远足活动, 2020-06-07 …
一人骑车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路汽车站出发,沿1路车路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100米时, 2020-07-20 …
阅读下列材料1868年开始,日本提倡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 2020-11-20 …
乘汽车.(1)小丽周末乘汽车去外地的姥姥家,汽车13时15分发车,15时25分到达经过了时分.(2) 2020-11-21 …
一次远行活动中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人乘一辆汽车两部分人同地出发.汽车速度60公里每小时我们的速度5公 2020-12-15 …
阅读下列材料:日本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提倡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 2020-12-18 …
阅读下列材料:日本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提倡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 2020-12-18 …
读史有感: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提出“文明开化”,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