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材料文字改革被赋予了救国的伟大使命,拼音成为“文字场中的轮船、铁路”。“文字造反派”们认为,西方“切音”文字相当便利,“以二十六字母相生,至于无穷,中人之才,读书数
题目详情
材料 文字改革被赋予了救国的伟大使命,拼音成为“文字场中的轮船、铁路”。“文字造反派”们认为,西方“切音”文字相当便利,“以二十六字母相生,至于无穷,中人之才,读书数年,便能诵读挥写,故通国男女,鲜不学之人”。而中国“象形”文字字数庞大,字形复杂,笔画繁多,“如峨冠博带,古物庞然”,不利于普及,并且造成文字和语言分离,导致一般民众,“不通古今,不知中外,不解字义,不晓文法”。据后世学者估计,到1910年为止,公布于世的拼音方案至少有28种之多。这些拼音方案中的一大半都是以设计者自身的方言为基准。
汉字的捍卫者们,同样将统一语言文字上纲上线到了救亡和启蒙的角度,而推行国家统一的拼音,成为更为强烈更为靠谱的呼声。章太炎认为:“中国不用拼音字,所以北到辽东,南到广东,声气虽然各样,写一张字,就彼此懂得。若换了拼音字,莫说辽东人不懂辽东字,广东人不懂广东字,出了一省,恐怕也就不能通行得去,岂不是令中国分为几十国么?况且古今声气,略有改变,声气换了,字不换,还可以懂得古人的文理;声气换了,连字也换,就不能懂得古人的文理。”
--摘编自雪珥《文化有罪,汉字无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出现汉字废立之争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捍卫汉字,推行国家统一拼音”方案的合理之处。
汉字的捍卫者们,同样将统一语言文字上纲上线到了救亡和启蒙的角度,而推行国家统一的拼音,成为更为强烈更为靠谱的呼声。章太炎认为:“中国不用拼音字,所以北到辽东,南到广东,声气虽然各样,写一张字,就彼此懂得。若换了拼音字,莫说辽东人不懂辽东字,广东人不懂广东字,出了一省,恐怕也就不能通行得去,岂不是令中国分为几十国么?况且古今声气,略有改变,声气换了,字不换,还可以懂得古人的文理;声气换了,连字也换,就不能懂得古人的文理。”
--摘编自雪珥《文化有罪,汉字无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出现汉字废立之争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捍卫汉字,推行国家统一拼音”方案的合理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时代背景,依据材料“文字改革被赋予了救国的伟大使命”、“西方‘切音’文字相当便利”、“汉字的捍卫者们,同样将统一语言文字上纲上线到了救亡和启蒙的角度,而推行国家统一的拼音,成为更为强烈更...
看了 材料文字改革被赋予了救国的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爱情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就不算上完美,从古至今,有许多的文人以爱情 2020-05-16 …
1.《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情怀.2.如:以籍贯地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 2020-06-0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魏晋文人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拘行迹的放诞,为后世流传了许多 2020-06-2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魏晋文人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拘行迹的放诞,为后世流传了许多佳话 2020-06-22 …
淮北口子酒以其“无色透明,芳香浓郁,入口柔绵,清澈甘爽,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被誉为酒中珍品.文人 2020-06-25 …
六朝时曾有一个文人以整理当时文字为目的写下一篇韵文,用字基无相同.那篇文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 2020-07-25 …
材料一就在德国的文人以作为世界公民而自豪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这使得德国人对法国的态度以及对民族主义 2020-11-11 …
画龙点睛文言文人以为涎的涎的意思:因点其一其的意思:一龙承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的意思最好是整篇的中 2020-11-23 …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 2020-11-27 …
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