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题目详情
|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
|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
|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
|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
|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
|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
看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中国已从计划经济转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经历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平 2020-04-06 …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 2020-05-23 …
关于小农经济的问题小农经济何时在中国出现?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长河 2020-06-11 …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镜 2020-06-29 …
(14分)中国商业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 2020-07-10 …
东莞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改善交通,配合城市发展而做的旧城改造,需要 2020-11-12 …
求名人事迹.要求是经历了痛苦折磨才成功的例子.要写议论文,求一些名人事迹.如题,要那些经历了痛苦折磨 2020-11-22 …
英语翻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国内市场已经 2020-12-08 …
李小敏是一位刚刚迈入初中的女生。最近,她先后经历了父亲遭遇意外事故、母亲失业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特别困难 2020-12-16 …
下面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实业救国思想D中国火柴工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