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石以韩琦上疏,卧家求退。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安石以韩琦上疏,卧家求退。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心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又尽散常平钱谷,专行青苗,它日若思复之,将何所取?富室既尽,常平已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赢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某启:示及青苗事……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则二分者亦常平之中正也,岂可易哉?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舍于法,而世之 者,不足言也。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73《答曾公立书》
材料三:(光)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诏令子康扶入对,且曰:“毋拜。”遂罢青苗钱,复常平粜采法。两宫虚己以听。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实际推行中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青苗钱取息二分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被废的原因。
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侯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的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2020-05-17 …
复员安置是对( )的一种安置形式。 A.退役义务兵B.违纪义务兵C.退役士官D.退役军官 2020-06-04 …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2020-06-25 …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 2020-06-26 …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 2020-06-29 …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 2020-07-06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郡望为昌黎,世称“韩 2020-07-26 …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2020-11-10 …
英语翻译我得知AB在CFPL中多次战败,AB从此解散,70大将要投靠天禄,陆虎也解散,马哲也去了天禄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