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专家指出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在燃烧时会产生CO2、CO、SO2等气体,这些气体中能形成
题目详情
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专家指出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在燃烧时会产生CO2、CO、SO2等气体,这些气体中能形成温室效应的是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
(2)科学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CO2+4H2
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
(3)为了应对空气污染,北京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能够有效减轻空气污染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倡导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限制机动车行驶(纯电动车除外)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D.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课.
(1)煤在燃烧时会产生CO2、CO、SO2等气体,这些气体中能形成温室效应的是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
(2)科学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CO2+4H2
| ||
(3)为了应对空气污染,北京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能够有效减轻空气污染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倡导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限制机动车行驶(纯电动车除外)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D.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煤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所以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2)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反应CO2+4H2
X+2H2O中,反应前只有1个C原子,所以反应后也只能有1个C原子,即X中C原子的个数为1个;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相等,所以X中不含氧原子;反应前只有8个H原子,反应后也必须有8个H原子,而2个水分子中只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X中H原子的个数为4个;由于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X的化学式为CH4;
(3)A.倡导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B.限制机动车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但不合理,故错误;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D.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课,不能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错误.
答案:
(1)CO2,SO2
(2)CH4;
(3)ABC.
(1)煤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所以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2)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反应CO2+4H2
| ||
(3)A.倡导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B.限制机动车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但不合理,故错误;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D.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课,不能有效减轻空气污染,故错误.
答案:
(1)CO2,SO2
(2)CH4;
(3)ABC.
看了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首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固体NaOH必须保存在密闭容器中的原因之一是()A.固体NaOH会挥发B.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 2020-05-17 …
关于浮力和重力加速度物体浸在液体中会收到压强,而在气体中也同样如此,这就是大气压强的来源.那浮力呢 2020-05-22 …
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为防止燃气泄漏,可以在厨房安装漏气报警器.(1)报警器应安在厨房上方还是下 2020-07-14 …
气体压强的疑问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但是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 2020-11-01 …
(2006•乌鲁木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请从微 2020-11-03 …
向雾霾宣战,我市政府出台了《济南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分为红、橙、黄3级, 2020-11-27 …
向雾霾宣战,我市政府出台了《济南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分为红、橙、黄3级, 2020-12-19 …
请教燃气报警器单位的转换请教燃气报警器检定用的标准气体单位%mol/mol是什么单位,和PPM以及m 2020-12-31 …
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 2020-12-31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