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农耕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文历算的发明,这是由于农业耕种的需要。由此引发出人与自然的学说。这在道家学派中得到比较充分的论证。道家经典《老子》将“无名”作为天地的始原,“有名”作为万物之根本。它们是外延很大的名词。后代所有科学的发明创造,如果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都超越不了“有”和“无”的外延限定。《老子》一书还提出要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道法自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 道家学派的另一部代表作《庄子》,则强调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能破坏自然。《庄子》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但是《庄子》并非要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主张按照自然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去认识它,在不伤害自然的前提下,向自然索取人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庄子》书中关于“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论证。 上述“自然”精神 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出十分清楚。 自然和人有和谐的一面,但也有不协调的一面。天灾给人们带来苦难,古代人对发怒的自然界感到恐惧。当他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恐怖的自然界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设想自然(“天”)具有巨大的威力,人们在它的面前只能顺从,不能反抗。于是便把人的意识附加到自然的身上,向神化了的自然膜拜顶礼。这就和理性的“自然”精神相反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一种是①,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认识、保护和利用,而另一种则是②,从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屈服于神性的自然。在传统文化中,这两者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我们应当仔细地加以辨别和选择。 小题1:对上面的文字材料所要说明的核心问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4:联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分别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小题2:C小题3:①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②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能破坏自然。(每点2分)小题4:①人和自然的协调②将自然神化 小题1:(BCD的内容都是为论证“自然精神”而作...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古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的问题最近发现好像古汉语和英语有些语法现象是相同的.例如:现代汉语:我在教室 2020-05-14 …
古代皇上召见外来使臣和皇室的问题1、古代皇上召见外来使臣,会不会和公主们一起召见?2、公主们平时的 2020-06-10 …
古诗题.古人写水,善于抓住水的不同特点,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巧用比喻和夸张古人写水,善于抓住水 2020-06-13 …
食古不化和翘楚的意思及翘的注音 2020-06-21 …
我很久以前想的一个上联“古寺题古诗诗题古寺”……帮忙对个下联……不要对“古诗题古寺寺题古诗啊”虽然 2020-06-25 …
教科书说石油是古生代大量植物和动物死亡后而最后形成石油的,我一直不同意这个说话,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教 2020-11-20 …
食古不化和石古不化?那个词汇是正确?现在网络词汇的猖獗!就算是同音同旁同义!也没人理会?可又有谁支持 2020-11-21 …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今中外不少统 2020-12-20 …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今中外 2020-12-20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