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题目详情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论语.述而》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四:“以法为本”

请回答: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家学派的主张?(4分)

(2)材料一是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位思想家在思想和教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3)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哪一个人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 法家学派( 每家一分,共4分)

(2)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分) 教育:他创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主张学生“温故而知新”。( 2分)(答出其意即可)

(3)法家( 2分)孔子( 2分)



分 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要求学生回答四则材料反映了那四家学派主张,材料一的出处是《论语》 由此判断是儒家思想,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判断是道家思想,材料三中的信息是“兼相爱,交相利。”判断是墨家思想,材料四中提到了“法”。判断是法家思想。

(2)要求学生回答是那位思想家,并概括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和教育贡献,根据材料一的出处《论语》判断,这位思想家是孔子,思想方面提出仁的思想,教育方面,创建了很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影响到现在。

(3)要求学生回答法家和儒家学说的命运,法家学说由于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后来法家思想被秦国采用,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用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命运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家从不同的利益和阶级出发,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形成了不同的派别,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学们对其中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派别的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要好好掌握。

 

看了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2020-05-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2020-05-12 …

晚春江晴寄友人1.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0-05-20 …

“成熟的富人”与“成熟的穷人”1.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确定观点的?2.结合全文内容,  2020-05-21 …

“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2020-06-09 …

古代诗歌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2020-06-22 …

帮忙告诉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解释焉字)2.或师焉或否焉  2020-06-29 …

7年级下册暑假作业2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做个快乐的读书人1,这篇写给女儿的文章,其心之  2020-06-29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这是谁说的话?出自什么著作?(2)这个人在世时  2020-07-08 …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焉字翻译!只要告诉我这个“焉”字在这句中的意思就行,句子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