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题目详情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______,而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______.
(3)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小方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
③小王同学认为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但要考虑控制反应的速率,因此应该把B装置中的b仪器换成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④小明同学本想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小明爱动手做实验,他找来一些塑料瓶和其他用品,制成如图D所示的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5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从C装置的______(填“c”或“d”)管口通入.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与反应,生成物中只含有一种气体;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1)①根据常用仪器的特点可知:a、酒精灯,b、长颈漏斗;
②A装置为固固加热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影响气体导出;
③B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选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可将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④小明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模拟长颈漏斗制取气体,其优点为:反应物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可以随意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太多会溅出,故A说法正确;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以烧杯容积的1/3~2/3为宜,故B说法错误;
C、药品的取用,应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取最少量,液体取1mL~2mL,故C说法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故D说法正确;故选BC;
(5)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选择固固加热装置A;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从C装置的d管口进入;
(6)A、酒精灯的存放,应盖上灯帽,因为酒精易挥发,故A错误;
B、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发生胶头,故B错误;
C、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D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
(1)③⑤;
(2)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气体密度的大小;
(3)①酒精灯,长颈漏斗;②2KMnO4
  △  
.
 
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影响气体导出; 
③分液漏斗;④2HCl+CaCO3=CaCl2+H2O+CO2↑,可以随意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BC;  
(5)A,d;
(6)D.
看了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