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题目详情

【甲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 屿,为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 (凉)

B 凄神 (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 (离开)    

C 相与 (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 (忧伤的样子)幽邃      

D .但少 (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子)竹柏影也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潭中鱼可百 头       高可二黍

B .如鸣珮环,心乐       辍耕 垄上

C .全石 为底          其境过清

D .乃记之 去         学 不思则罔

9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 .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 .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 .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 .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 乃入见。问:“何以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7. B ( A 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 C 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 D 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8.A ( A 的两个“可”都是“大约”之意; B 的“之”分别是代词和动词; C 的“以”分别是“用”和“因为”; D 的“而”分别表示顺接和转折 。)

9.D ( D 项中甲文表达的是乐观豁达,乙文则表达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

10. ( 1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重点词语为:斗、蛇、明灭)( 2 )(曹刿)于是进宫拜见鲁庄公,问:“凭什么作战?”(重点句式:宾语前置,重点词语:乃、见、以)(每句 2 分,根据重点词语和句式考虑评分)

看了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文较工拙文字意同而立语有工拙.沈存中记穆修、张景二人同造朝,方论文,适有奔马践死一犬,遂相  2020-05-22 …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予尔百金予向许百金向渔者载而升诸陆诸遂没遂二、翻译句子1、渔人曰  2020-06-10 …

民法66与合同法48条,出现了矛盾,请高手分析下谢谢23.甲欲出售一辆汽车,乙向甲声称受丙委托购买  2020-06-16 …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  2020-06-30 …

英语翻译此命为人性燥,心直口快,有才能,见善不欺,见恶不怕,兄弟六亲无力,量能宽大,但不能聚财,事  2020-07-04 …

阅读下文。(苏轼)及至杭,吏民习公旧政,不劳而治。岁适大旱,饥疫并作。公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2020-07-06 …

“十二五”规划为我们绘就民富蓝图: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据此回答下列  2020-07-11 …

穷二代如何战胜官二代、父二代?记得小学、中学时,每每可以读到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斗争的事实  2020-07-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  2020-11-24 …

“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相同点有①由日本借故挑起②日本受到中国军队重创③国民政府不支持当地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