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念: ___
②怀民亦未 寝: ___
喜也 志: ___
④雨麦于岐山之 阳: ___
(2)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3)【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4)①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
(②【乙】文的题眼是___
(5)【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想到没有能(与我)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②句意为:张怀民也没有睡觉.寝:睡觉.
③句意为:是为了记喜庆之事.志:记.
④句意为: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的重点词语有:“忭”,高兴,喜欢;“商贾”,商人;“于”,介词,在.句意为: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原句进行分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说明作者“为乐”之时,也希望张怀民能同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表明,张怀民还没睡,与作者心意相通;二人一起散步,志趣相投.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分析作答即可.
示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寻找贯穿全文的词、句子等.
①选段首先写“我”看到月光照在门上,于是出门散步,想起了一起去游玩的人,便去寻找张怀民.然后“我”和张怀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看到月光洒在庭院的样子.最后提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悟.“月光”贯穿整篇文章,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故“月光”为【甲】文的线索.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②题眼:作文题目当中,能点出题目的重点,表达题目的意义,或决定文章内容的关键语词.本文题为“喜雨亭记”,首句即点明中心“亭以雨名,志喜也”(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下文记述了这一“喜”事.全文围绕“喜”事展开,所以“喜”即为题眼.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意图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写作背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甲】文写于作者惨遭贬谪之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即清闲之人,既指当下心境的闲适,又暗指被贬无所事事的现状;被贬谪的愁苦和夜间赏月的开阔交织于一体.【乙】文写于作者为官之初,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欲为民做主,一展拳脚,却展露旱象致使民众忧虑,后天降好雨滋润庄稼,于是“亭以雨名,志喜也”,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因此遇雨而喜.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①考虑,想到 ②睡觉 ③记 ④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
(2)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3)示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4)①赏月(月光)  ②喜
(5)【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
看了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2020-07-06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  2020-07-0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2020-07-06 …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2020-07-15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  2020-07-15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2020-07-15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2020-12-10 …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2020-12-22 …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1-01-10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下列各下列各题。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