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浑沌之死》,回答问题。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

题目详情

阅读《浑沌之死》,回答问题。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浑沌待之甚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视、听、食、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倏和忽怀着报恩之心给浑沌凿七窍,结果浑沌死了。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给人们什么启迪?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道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一个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有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结合上下文语境选取恰当的含义的能力。如本题④中的“息”,一般认为是“休息”,但在这个句子中由于凿的是“七窍”,其中的“鼻”是用来闻气味和透气的,所以当释作“呼吸”。其他①②③⑤题中的加点实词依次释作:“一同,共同”;“殷勤,热情而周到”;“商量”;“每天”和“孔、洞”。

(2)这道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读了本文后对其寓意、主旨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托道理的文学体裁,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讽喻意义。因此读寓言故事,在弄懂所述故事的同时,要了解它的寓意和主旨,从而受到启发。《浑沌之死》这则寓言,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即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若被加上智巧等小聪明,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然而也能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我们办事情如果不考虑它们各自的特殊性,不按照规律去做,违反了事物的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浑沌之死就是这样。由此,我们也会从中受到某些启迪,例如对待自然环境,还是以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为佳,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如果加以种种人为的污染,则后果不堪设想。又如面对日趋繁缛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感到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阅读《浑沌之死》,回答问题。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西亚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之地,图中②是海,B是洲.(2  2020-04-07 …

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材料  2020-05-20 …

1.特殊句式(1)宋何罪之有?(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宋之有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文:;  2020-07-10 …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  2020-07-10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被人说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累累若丧家之犬”。这主要  2020-07-25 …

帮忙写出下列古汉语单字的所有意思(初三水平)帮忙写出下列古汉语单字的所有意思然后每个字的每个意思再找  2020-11-07 …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  2020-11-21 …

读“西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之地,这一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2020-11-26 …

读有关西亚的地图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西亚地处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2020-11-28 …

读西亚和亚非地区图,回答问题(1)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之地(2)该地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