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

题目详情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柳宗元回答道:“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元代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地方行政上推行的制度,并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质问”的人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权只在中央”的制度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等可以得出结论.归纳如下:制度:分封制.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可知原因是实行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观点不正确.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由有: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秦短命而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度原因是推行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
(1)制度:分封制.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2)原因:实行郡县制.不正确.(理由: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秦短命而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行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3)制度原因:推行行省制度.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看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补充句子⒈奄奄一息的老班长慢慢地闭上了()的眼睛.⒉()的晏子()地压住了楚王()的威风.  2020-06-17 …

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翻译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师  2020-06-17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  2020-07-04 …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见汉代的丞相(  2020-11-06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  2020-11-06 …

(十)子厚治柳子厚讳①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  2020-11-24 …

(十)子厚治柳子厚讳①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  2020-11-24 …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宰相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  2020-12-20 …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见汉代的丞相[  2020-12-30 …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见汉代的丞相A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