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4

2

1

1

1

煤炭

6

6

6

3

3

2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钢铁

5

5

5

4

3

2

水泥

6

8

7

5

4

3

机床

12

6

5

2

1

 

 

 

材料三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列举斯大林在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实践这一方针采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农业措施的目的。材料二、三中对农业所采取的措施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措施:农业集体化。积极意义: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消极意义:从农民身上收取的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不协调。

    (2)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性指令,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目的: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渡过经济危机。本质:都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干预。


 

看了(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部门?()A.轻工业B.重工业C.农业D.服务行业  2020-05-14 …

分保接受人从分出公司处获得业务的质量总体上比较高是因为( )。A.分出公司自身在直接承保业务时  2020-05-22 …

工业企业划分企业规模时依据的指标有( )。A.从业人数 B.营业面积 C.销售额 D.资产总额 E.  2020-06-07 …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  2020-06-17 …

求助化工达人,请问分析纯级硫酸是从工业硫酸中加工来的嘛?是否主要原料也是硫磺?另,请问一般分析纯级  2020-06-27 …

从企业的角度看,未达账项有()多选:从企业的角度看,未达账项有()。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B.银  2020-07-03 …

在M国从事渔业捎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  2020-07-04 …

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被称为“商人”,最初是由于()A.商朝人善于经商B.最早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姓商C.最  2020-07-28 …

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为带,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属于。和是这类农业发展的主  2020-12-27 …

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②以电力的应用为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