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为一个群体最初在社会舞台上一亮相,便引发了传统主流文化精英许多惊疑不定的批评。而这些批评,明显渗透出上一辈对新一代青年文化意识的忧虑情绪。产生这种普
“80后”作为一个群体最初在社会舞台上一亮相,便引发了传统主流文化精英许多惊疑不定的批评。而这些批评,明显渗透出上一辈对新一代青年文化意识的忧虑情绪。产生这种普遍的忧虑情绪并非没有理由。因为“80后”这一标示时代年龄的概念,本身便偏向于对一个社会群体特殊文化行为的价值判断,其核心包含了一种社会人类学范畴的“亚文化”意指。给定这一概念亚文化意义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一群体特别具有反叛个性与浪漫品质,在自我思想上也有着自身某种独立的思考和追求。不过,他们的思想目前还处于社会一种边缘、弱势境地,还没有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政治经济上的实质影响,只能表现为对主流精英与主流意识的某种疏远离散状态。而这种疏离导致的结果即是大众普遍的印象:少数“80后”作家热衷通过另类化、偶像化方式写作来表达自我,而大批青年则浸泡于各种浪漫时尚与叛逆娱情的亚文化之中。
亚文化(subcuhure)及其在中国社会的存在情景,实际上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与话题。这种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的社会文化现象,往往指在社会主流文化或综合文化的大背景下,某一区域或某一特殊群体所彰显出的独异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那些与主流文化相对的非主流的局部文化现象。不过,这种同样充满创造性的社会心理习惯,地域环境风貌、思想信念积累、文化气质构成等内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种种“经历过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较为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潮流,始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当时“生活的路越走越窄”等青年们普遍困惑的问题,催生了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文身族群以及“一无所有”的摇滚青年。上世纪90年代的亚文化青年,则以“打口带一族”与“大话一族”等为代表。新世纪以来,“80后”青年主体的文化观念与世界青年文化快速接轨,波波族、乐活族等西方新兴群体生活方式很快引入,游戏族、动漫族等亚文化风尚也基本与国际浪潮保持同步。这些消费娱乐亚文化,取代了过去对主流文化进行某种对抗式反思的姿势,成为“80后”抵制“父母文化”的主体形态。
网络“恶搞”是网络亚文化的另一明显表现形态。实际上,当宏大叙事与主流文化形态出现审美疲劳,“恶搞”早已从小众行为升格为“80后”们普遍喜爱的亚文化方式。这种夸张超常规的集体“恶搞”,正是一种充满娱乐与叛逆原动力的“滑稽戏仿”。实际上,网络世界里被“恶搞”的对象可谓无人不有无事不可,大到世界政坛国家元首,体坛影视明星,小到社会青年打架斗殴,邻家姐妹芝麻蒜皮。一些娱乐炒作、搞笑短信、ps图片、通俗歌曲、动漫flash等网络流行元素的“恶搞”现象不胜枚举。此外还有着广泛影响的,是文化“丑角”现象在网络大批涌现并在现实中走俏。木子美、芙蓉姐姐、竹影青瞳、流氓燕、红衣教主、程菊花、百变小胖、石榴哥哥、凤姐等人接踵而至,更有“80后校园第一爆笑组合”的“后舍男生”搞怪假唱风靡一时。“80后”青年网民的生活因为“恶搞”而变得五彩斑澜。这些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与讽刺社会的“恶搞”狂欢景象,实实在在地提供了“80后”一次“暂时拒绝官方(主流)文化”的机会。
(摘自《困顿与精神的探望》,有删改)
12.文中与“80后”有关的阐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具有反叛个性与浪漫品质,热衷于通过另类化、偶像化方式写作来表达自我。
B.“80后”群体主动对主流精英与主流意识的疏离造成大众对“80后”群体普遍的印象。
C.新世纪以来,“80后”消费娱乐亚文化已与世界青年文化接轨,并成为主体文化形态。
D.“恶搞”升格为“80后”喜爱的亚文化方式后,为他们提供了暂时拒绝主流文化的机会。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主流文化精英对“80后”惊疑不定的的批评,渗透出上一辈对新一代青年文化意识的忧虑情绪。
B . 浸泡于各种浪漫时尚与叛逆娱情的“80后”思想并没有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政治经济上的实质影响。
C.社会心理习惯等非主流的局部文化现象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种种“经历过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D.木子美、芙蓉姐姐、百变小胖、石榴哥哥、凤姐以及后舍男生搞怪假唱等现象是文化“丑角”现象。
14 . 简要概括“80后”亚文化的表现形态及原因。(5分)
答:
12.D(A项部分代整体,“热衷于通过另类化、偶像化方式写作来表达自我”只是少数“80后”作家;B项不合文意,在文中意思为“80后”的思想表现为对主流精英与主流意识的某种疏远离散状态,C项张冠李戴,原文为消费娱乐亚文化成为“80后”抵制“父母文化”的主体形态。)
13.C(表述不当,社会心理习惯等并不是非主流的局部文化现象。)
14.“80后”亚文化的表现形态:①消费娱乐亚文化;②网络“恶搞”的网络亚文化。(每点1分)
原因:①这一群体具有反叛个性与浪漫品质,在自我思想上也有着自身某种独立的思考和追求。②西方新兴群体生活方式很快引入,文化观念与世界青年文化快速接轨。③宏大叙事与主流文化形态出现审美疲劳。(每点1分)
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80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 2020-05-17 …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课文原句。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 2020-05-17 …
这些语句主要针对 出生~1岁 之间的宝宝.语句尽量精短些加些文彩最好小弟在此先谢谢各路好友了! 2020-05-17 …
仿照例子写一写。1.我对出生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小熊一直在我身旁。,只知道。2.我去拜访刺猬,可是他 2020-11-03 …
初一数学题难啊啊啊一对兔子每月可生一对小兔子,而一对小兔子生下第二个月后开始生小兔,假定一年内没有死 2020-11-03 …
兔子繁殖问题兔子繁殖的问题: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一对小兔(一雄一雌),而每对小兔在它出生后的第三个月 2020-11-21 …
“tt8t年出生三人,ttt8年时就是t岁.由此可以清楚三看出,一个人t岁时三年份和他出生时三年份三 2020-11-24 …
名句填空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身名句 2020-12-0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0”是一个奇妙的符号,它能引发我们对人生许多思考。一位哲人曾说过,成功 2020-12-15 …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涵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对待生死:对待别离:(要求上下相连,意思完整)古代诗文中有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