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1)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列举一位除孔子以外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关于和谐的观点。
(2)为了巩固大统一,汉武帝开始接受谁的建议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3)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哪些精华之处对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1)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列举一位除孔子以外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关于和谐的观点。
(2)为了巩固大统一,汉武帝开始接受谁的建议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3)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哪些精华之处对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和谐的观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就是反对人对人的压迫.
(2)为了巩固大统一,汉武帝把各地学者召集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位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这个主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故答案为:
(1)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们的剥削,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汉武帝.
(3)“仁”的思想.
(2)为了巩固大统一,汉武帝把各地学者召集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位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这个主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故答案为:
(1)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们的剥削,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汉武帝.
(3)“仁”的思想.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刘备建立的国家国号是汉,为什么后人称她为蜀国? 2020-04-25 …
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仅一字之差,但是,内涵上却有了重大区别。国家治理的主体已不仅 2020-11-07 …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是因为[]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B.国家实施各项 2020-11-13 …
材料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2020-11-21 …
国家治理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国家治理要走向现代化,就要求国家的公 2020-11-21 …
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仅一字之差,但是,内涵上却有了重大区别。国家治理的主体已不仅 2020-11-21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下列关于提高我国国家治理 2020-12-19 …
在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的根 2020-12-23 …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使人民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国家 2021-01-08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