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历史上主观臆断的事例
题目详情
历史上主观臆断的事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苏东坡读到王安石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这才知道,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看了历史上主观臆断的事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社会历史的主体客体马克思说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什么?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 2020-05-15 …
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2020-06-04 …
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 2020-06-15 …
叹为观止的主要历史人物是谁? 2020-06-16 …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的主要观点 2020-06-19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 2020-06-23 …
牡丹是中国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历史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尤其是菏泽牡丹以其花大、色艳、 2020-06-25 …
什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 2020-06-26 …
史学界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东周以上无信史”。也就是说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这个观点的主要错 2020-07-28 …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 2020-11-15 …
相关搜索:历史上主观臆断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