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5分)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的理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
26.(15分) 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的理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做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摘编自刘泽华 葛荃主编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并评价韩愈对君民关系的认识。(8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4分)并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分)
答:
(1)观点:君权至上, 民必须服从君主; 君和民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各阶层必须尽其职守; 论证了君主盘剥人民的合理性。(每点2分, 共6分)
评价:此观点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 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2分)
(2)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4分)
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分)
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组()A.风乎舞雩曲肱而枕之B.君子之德风君君,臣臣,父父, 2020-04-06 …
孔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立身行世于天下,没有说应该随众而适从,也没有说 2020-05-21 …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 2020-06-14 …
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史记春申君列传中“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车之强,乘毁魏之威, 2020-06-16 …
下列加粗词的词类活用下列加粗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君为我呼 2020-06-28 …
选出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A.风乎舞雩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君岂有斗升 2020-07-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楚考烈王无子,春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 2020-11-11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 2020-11-11 …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