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韩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学,而不是儒学,这是世人公认的。但是他终生从事和努力探索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韩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学,而不是儒学,这是世人公认的。但是他终生从事和努力探索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和韩愈自身。在唐代,或者说在所有的封建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人们学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赏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因此,逐渐积淀下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文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治世能力的高下,虽不能完全划等号,但至少当时选拔人才是以此为标准的。韩愈也不例外,尽管他为文修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发表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他的治世之道,吸引众人注目,让人们接受并得到赏识,他必然要在文章上花一番功夫。这是韩愈作好文章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②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在文章方面理所当然不会放过具有各种弊病的时文,同时这也和他想作好文章以此知名于时是一致的。那种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和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的内容格格不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这样的文章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因此,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文章。韩愈提出文体的改革正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古文正好没有时文这些弊病,它一产生,就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又因它是圣贤之道的载体,而这些道也正是韩愈想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据。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优越于时文的古文,就自然而然成为韩愈的最佳选择。但是,韩愈在具体进行文体改革时,并没有完全复归古文之中,原地踏步,而是以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全面地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散文体制。以“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为例,韩愈完全突破了“述哀之文,究以用韵为宜”的定法,全部采用散体文的形式,按着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流动而娓娓道来,“字字是血,字字是泪”。韩愈此处彻底抛弃了用韵文写那些呆板生硬庄重典雅却又华而不实的谄谈之套话,而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把痛苦内疚和无限哀痛之情表达出来,创造出了“使酷吏读之,亦不觉骇然流涕者”的艺术效果。
③韩愈的创作实践证明,他倡导文体复古,并没有退回到古代原有的体制上去停滞不前,而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韩愈顺应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打碎了六朝骈文强加于各种文体的条条框框,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这正是“惟善用古者能变古”,韩愈可以用各种文体自由地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尽管他极力反对骈文,但是他自觉地吸取了这种文章的辞采之工的优点,并把它融入到先秦盛汉辩理论事之文的朴素无华之中,酝酿而成了他那种富有艺术美感和表现力的新文体。
(《论韩愈的“文以明道”》节选)
(1)下列对造成韩愈“最大成就是文学而非儒学”,但致力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当时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
B.唐人学文只是入仕的手段,目的都在于用儒学思想治世。
C.唐朝选拔人才时常把一个人所写文章质量作为衡量其治世能力的标准。
D.韩愈作好文章的动力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的治世之道。
(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时文庄重典雅却又呆板生硬,因为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所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
B.韩愈倡导文体复古,并不是完全复归古文,而是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
C.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放弃使用与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
D.《祭十二郎文》完全突破了以往用韵文写祭文的定法,全部采用散文体,描写细致入微,抒情淋漓精致,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古文朴素无华,形式自由,从一产生便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能解决社会问题的圣贤之道的载体。
B.韩愈主张以儒学为治世之道,为了明道,他致力于写好文章,这是古文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C.韩愈反对的时文指的是六朝以来的骈体文,他主张学习的古文指的是先秦和汉代的在形式上没有限制的散文。
D.韩愈进行文体改革,反对骈文却吸取了其辞采之工的优点,倡导文体复古却又并不泥古,表现了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
①韩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学,而不是儒学,这是世人公认的。但是他终生从事和努力探索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和韩愈自身。在唐代,或者说在所有的封建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人们学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赏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因此,逐渐积淀下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文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治世能力的高下,虽不能完全划等号,但至少当时选拔人才是以此为标准的。韩愈也不例外,尽管他为文修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发表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他的治世之道,吸引众人注目,让人们接受并得到赏识,他必然要在文章上花一番功夫。这是韩愈作好文章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②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在文章方面理所当然不会放过具有各种弊病的时文,同时这也和他想作好文章以此知名于时是一致的。那种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和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的内容格格不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这样的文章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因此,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文章。韩愈提出文体的改革正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古文正好没有时文这些弊病,它一产生,就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又因它是圣贤之道的载体,而这些道也正是韩愈想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据。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优越于时文的古文,就自然而然成为韩愈的最佳选择。但是,韩愈在具体进行文体改革时,并没有完全复归古文之中,原地踏步,而是以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全面地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散文体制。以“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为例,韩愈完全突破了“述哀之文,究以用韵为宜”的定法,全部采用散体文的形式,按着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流动而娓娓道来,“字字是血,字字是泪”。韩愈此处彻底抛弃了用韵文写那些呆板生硬庄重典雅却又华而不实的谄谈之套话,而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把痛苦内疚和无限哀痛之情表达出来,创造出了“使酷吏读之,亦不觉骇然流涕者”的艺术效果。
③韩愈的创作实践证明,他倡导文体复古,并没有退回到古代原有的体制上去停滞不前,而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韩愈顺应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打碎了六朝骈文强加于各种文体的条条框框,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这正是“惟善用古者能变古”,韩愈可以用各种文体自由地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尽管他极力反对骈文,但是他自觉地吸取了这种文章的辞采之工的优点,并把它融入到先秦盛汉辩理论事之文的朴素无华之中,酝酿而成了他那种富有艺术美感和表现力的新文体。
(《论韩愈的“文以明道”》节选)
(1)下列对造成韩愈“最大成就是文学而非儒学”,但致力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当时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
B.唐人学文只是入仕的手段,目的都在于用儒学思想治世。
C.唐朝选拔人才时常把一个人所写文章质量作为衡量其治世能力的标准。
D.韩愈作好文章的动力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的治世之道。
(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时文庄重典雅却又呆板生硬,因为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所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
B.韩愈倡导文体复古,并不是完全复归古文,而是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
C.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放弃使用与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
D.《祭十二郎文》完全突破了以往用韵文写祭文的定法,全部采用散文体,描写细致入微,抒情淋漓精致,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古文朴素无华,形式自由,从一产生便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能解决社会问题的圣贤之道的载体。
B.韩愈主张以儒学为治世之道,为了明道,他致力于写好文章,这是古文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C.韩愈反对的时文指的是六朝以来的骈体文,他主张学习的古文指的是先秦和汉代的在形式上没有限制的散文。
D.韩愈进行文体改革,反对骈文却吸取了其辞采之工的优点,倡导文体复古却又并不泥古,表现了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故意夸张.对应的原文第一段是“文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治世能力的水平”.(2)A 张冠李戴,“庄重典雅却又呆板生硬”错,原文第二段为“那种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本小题满分12分)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问题所 2020-11-01 …
某民族中学九年级一班共有汉族学生22人,蒙族学生15人,回族学生12人,满族学生1人,将全班同学每个 2020-11-11 …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银川大约有50%的学生不吃早餐.他们认为晚上学习太晚,不吃早餐可以多谁会.还有一 2020-11-13 …
九年级英语书面表达家长抱怨学生不听话,学生抱怨家长管得太严,本周五将召开班会讨论这一问题:1,九年级 2020-11-15 …
下列行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是()A.穿戴整洁不烫发,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B. 2020-11-25 …
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统计图.(1)近视人数占全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视力不良(包括假性 2020-11-28 …
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统计图.(1)近视人数占全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视力不良(包括假性 2020-12-01 …
有一个人问一为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的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 2020-12-06 …
第二节书面表达(25分)目前,有不少中学生不做家务,一些父母认为:中学生学习负担重,首要任务是学习。 2020-12-14 …
中学生赵惠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特别是升入初中后,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学校,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和同学 2020-12-15 …